Acer palmatum Thunb.
雞爪槭葉形優美,葉色絢麗,樹姿瀟灑清秀,為重要的觀葉樹種。
[形態特征]
落葉小喬木,枝條細長,橫展,光滑,葉5~9掌狀深裂,徑約5~10厘米,基部心形,裂片卵狀長橢圓形至披針形,先端銳尖,緣有重鋸齒,背面脈腋有白色簇毛,花紫色,傘房花序頂生,無毛。翅果無毛,兩翅展開成鈍角。花期5月,果期 10月(見彩圖56)。
變種和品種很多,常見栽培的有:
紫紅葉雞爪槭cv.Atropurpureum枝條紫紅色,葉掌狀,常年紫紅色,極美麗,又名紅楓。
金葉雞爪槭cv.Aureum葉全年金黃色,又名黃楓。
細葉雞爪槭cv.Disseetum枝條開展下垂,葉掌狀7~11深裂,裂片有皺紋。又名羽毛楓。
深紅細葉雞爪槭cv.Ornatum枝條開展下垂,葉細裂,嫩芽初呈紅色,後變紫色,夏日橙黃色,入秋逐漸變紅。又名紅葉羽毛楓。
條裂雞爪槭cv.Linearilobum葉深裂幾達基部,裂片線形,緣有疏齒或近全緣。
深裂雞爪槭var.thunbergii葉較小,掌狀7深裂,基部心形,裂片卵圓形,先端長尖。又名蓑衣楓。
與雞爪槭同屬植物有200余種,我國有140余種,多數可以觀賞,園林中常見栽培的有:
三角楓Acer buergerianum喬木,葉3裂或不分裂,裂片三角狀,邊緣通常全緣。花小,傘房狀圓錐花序。翅果,2翅張開成銳角或近直角。
元寶槭A.truncatum落葉喬木,葉掌狀深裂或淺裂,裂片全緣,入秋後葉變紅色,北京馳名的“西山紅葉”,其是主要樹種之壹。
紅槭A.fabri喬木,葉披針狀橢圓形,嫩葉與花序,果實均為紅色,為春季紅葉槭類。
[分布]
產我國和日本、朝鮮,我國廣泛分布於長江流域各地以及山東、浙江等地。常野生於海拔1200米以下的林緣山地。
[習性]
久經栽培,喜濕潤涼爽氣候,耐陰。在背陰或有其他樹遮蔭,且土壤濕潤肥沃、排水良好的環境,生長快速,強健。酸性土、中性土以及石灰質土均可適應,陽光直射之處孤植,夏季易遭日灼、旱害。
[繁殖與栽培養護]
雞爪槭用播種繁殖,其變種則行嫁接繁殖。10月采種略曬去翅,即行秋播或濕沙層積。春播行於2月,條播、覆土、蓋草。播種量60~75千克/公頃。3月下旬發芽出土,為防日灼,幼苗在7~8月需短期遮蔭,澆水防旱,當年生苗高可達30~50厘米,翌春分栽培大,2年生再行移栽,根據綠化需要,培育不同規格的苗木。對園藝變種,多行嫁接繁殖。以紅楓為例,其嫁接技術主要抓住下面幾條:壹是要選擇生長健壯的砧木和接穗,砧木可用2~3年生,地徑1~1.5厘米的雞爪槭或五角楓實生苗,接穗選擇1年生紅楓枝條。二是掌握嫁接的時間和方法,嫁接以3月上中旬至4月上中旬(根據地區不同、物候期不同略有先後),在樹液流動前,將紅楓枝條剪成長6~7厘米,上端有2個飽滿芽,用熔化的石蠟液將接穗速蘸使其表皮蘸上壹層薄蠟,然後裝入塑料袋,放在濕潤低溫處備用,待砧木發芽前進行嫁接,嫁接方法用枝接或靠接,壹般接後25~30天左右接口即可愈合,要及時抹掉砧木萌芽,成活後要松綁,並重新綁紮或進行培土,以防風折,然後加強肥培管理。移栽應選擇陰濕肥沃之地,在落葉期進行,大苗帶泥球。
雞爪槭主要病蟲害有:苗木炭腐病、槭細錘角葉蜂、跡斑綠刺蛾、黑翅土白蟻等。防治方法:①炭腐病防治見“銀杏”。②黑翅土白蟻防治見“金錢松”。③害蟲幼蟲期噴灑敵敵畏或辛硫磷等藥劑。
[觀賞與應用]
雞爪槭樹姿優美,葉形秀麗,秋葉艷紅,其園藝品種甚多,均為珍貴的觀葉佳品。無論栽植何處,無不引人入勝。在園林中植於溪邊、池畔、路隅、墻垣,紅葉搖曳,頗有自然淡雅之趣。槭類中的壹些小葉樹種可以盆栽,制成盆景,是樹樁盆景的珍貴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