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7-84218598
市府東路241號
東方霸王鍋蓋面 全市分店
0527-84212575 0527-88037780
宿遷市楚街附近
秀軍酒家
0527-84461387
宿遷市宿豫區珠江路(建設局斜對面)
福建沙縣特色小吃黃河南路店 全市分店
黃河南路
牛肉米線
幸福南路(項裏大酒店對面)
王阿姨涼皮
東大街北首
皂河葉家貢餅
富康大道
君悅來小吃
0527-88888273
太湖路262-12
洪澤羅氏活魚鍋貼連鎖店
0527-85293578
泗陽縣眾興西路附近
駱馬湖尹氏活魚館
0527-84232227
宿遷市幸福路附近
宿遷市地處蘇北地區,比起蘇南或其它大城市,經濟欠發達。以前壹天只吃兩頓飯,中午壹頓晚上壹頓,早上是不吃的,下田勞作。中午往往是稀飯煎餅,只有晚上能吃上點米飯和菜。現在可大不相同了,不但主食能夠吃飽,吃好。小吃也開始發展起來,各式各樣,應有盡有,我乃好吃之人,雖然閱歷尚淺,但對於品嘗過的小吃的壹些感
想,卻是不吐不快。現略談壹二。
泗陽縣洋河鎮有壹種餅,名叫車輪餅,這種餅小小的,圓圓的,邊上捏滿了壹圈精致的花紋,肚子裏裝滿了餡料,壹般是冰糖什錦餡,其中有果肉、冰糖、桂花等。它的做法很獨特,先在鍋裏放上油,把車輪餅放進冷油裏,再用小火慢慢給油加熱,等油沸騰了,餅也就熟了,把金黃的餅撈出來,可不能心急,要等餅涼壹點才能吃。因為它肚子裏的餡料全化作濃濃的汁,要是咬上壹口,那舌頭準會被燙出泡。涼了之後,妳就慢慢地品味吧,松脆的外皮,甜美的餡心,妳會覺得生活就是這麽美好,這麽甜蜜的呀!
沭陽人的精明在宿遷市這幾個縣中是比較出名的,他們聰明之壹就是能把外來的事物經過改造變成自己的成果。我在沭陽讀過幾年書,念念不忘的就是沭陽的涼皮。那時,每星期五下午兩節課罷,是必要和朋友到壹個叫做藍天市場的地方去,那裏聚集著上百家服裝店,壹個小吃廣場。做學生的是買不起新衣服的,我們自然要到小吃廣場去,要尋著壹對兄弟做的涼皮。這對兄弟二十多歲,高高的,瘦瘦的,他們的涼皮做得似紙薄,如雪白,又滑又韌,再加上他們精心配制好的佐料,那真是鮮美可口,我通常是叫上兩碗,吃完壹碗接著另壹碗,方才滿足。
在洪澤湖畔有壹座小城,這就是泗洪,憑著得天獨厚的條件,泗洪人創造的壹種小吃真叫人眼饞、嘴饞、心饞。熬上壹鍋剛從洪澤湖裏打撈上來的小鯽魚湯,放上辣子、蔥花、姜絲等配料,在鍋邊貼上壹溜兒玉米面餅或小麥面餅,直把它烤得又薄又脆,這時把魚湯盛出來,把鍋貼切成均勻的小塊,夾起浸入湯中,等它吸飽了汁,再放進嘴裏,真是絕了,又鮮又香又脆,更兼了洪澤湖的那種清新純凈的氣息。這種小吃的名稱叫做小魚鍋貼。許是因為太好吃了吧,現在在很多地方都能品嘗得到。
宿遷,我認為最具特色的莫過於煎餅。鄉村間,家家戶戶都有壹只鏊子,鐵形,中間稍凸,矮矮的,底下留空間填草燒燙,這時和上小麥面糊或是玉米面糊,用勺子舀上半勺往熱鏊上壹倒,迅速用鏟攤平,等餅成形了,翻個身,繼續烙壹烙,又韌又薄的煎餅就好了,這時炒上壹小碟菜,往熱乎乎的煎餅上夾上壹些,卷起來大口吃去,隨著這吞咽的動作,似乎每個毛孔都舒展開了,舒服透了,連想通過節食來保持苗條身材的姑娘們都能壹口氣吃上三、四張煎餅。所以,宿遷多墩實健壯的漢子,健康結實的姑娘。所以,宿遷才生出力拔出兮氣蓋世的好漢項羽,項王舉鼎,宿遷人也定能夠把宿遷舉起來,大踏步向前
在秦漢文化的風雲際會之地,有壹片生機勃勃的熱土,那就是被清代皇帝乾隆盛贊為“第壹江山春好處”的中國江蘇省宿遷市。這個年輕的城市歷史悠久,境內有江蘇省發現最早的古人類活動遺址——“下草灣文化遺址”,是中國歷史上唯壹不以成敗論英雄的英雄——西楚霸王項羽的故裏。
地級宿遷市1996年建市,下轄沭陽縣、泗陽縣、泗洪縣、宿城區和宿豫區,總面積8555平方公裏,人口529萬。她是江蘇重要和新興的中心城市,也是新亞歐大陸橋東橋頭堡城市群中壹朵艷麗的新葩,作為江蘇、安徽、山東三省之通衢,宿遷人傑地靈、資源豐富、交通發達、區位優勢突出。
宿遷屬暖溫帶季風性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水豐沛,無霜期較長,年平均氣溫14.2℃,年平均降水量910毫米。境內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有耕地675萬畝,是中國著名的商品糧基地。林業資源極為豐富,被譽為中國意楊第壹故鄉。
中國著名的四大淡水湖之壹——洪澤湖和中國為數不多的二級水質湖——駱馬湖,象壹對孿生姐妹滋潤這個著名的魚米之鄉。境內河流縱橫,可供水產養殖的優質水面達303萬畝,盛產銀魚、鰻魚、甲魚、螃蟹、青蝦等50多種水產品。螃蟹產量全國第壹,銀魚出口量江蘇省第壹。
豐富的人文和自然旅遊資源是宿遷又壹寶藏。洪澤湖、駱馬湖煙波浩渺,氣象萬千,珍禽比翼,漁舟泛影;始建於1681年的乾隆行宮氣勢非凡;楚霸王項羽的紀念館——項王故裏雄偉壯觀;嶂山森林公園景色秀麗,自然典型。
宿遷市礦產資源豐富,石英砂、陶土儲量超5億噸,藍晶石、黃砂儲量居全國省轄市之首,這些豐富的資源為宿遷的經濟騰飛提供了極好的基礎。建市以來,宿遷市年國內生產總值連續以兩位數的增幅發展,全市已形成食品、釀酒、紡織、建材、電子、化工、機械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工業體系。其中,“洋河、”雙溝“大曲早在明代就享有盛名,居中國十大名酒之列;spcc絹絲出口量占全國絹絲出口總量壹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