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療又稱食治,即利用食物來影響機體各方面的功能,使其獲得健康或愈疾防病的壹種方法。食療文化源遠流長,食療是壹種長遠的養生行為。通常認為,食物是為人體提供生長發育和健康生存所需的各種營養素的可食性物質。也就是說,食物最主要的是營養作用。其實不然,中醫很早就認識到食物不僅能營養,而且還能療疾祛病。食療補腎的辦法大家應該都有聽說,那麽如何才可以作用這麽簡單的方法來治療這些個需要吃藥甚至住院才能解決的問題。那麽,我將為大家簡介如何制作補腎的食物,以及菜的作用。希望大家可以仔細閱讀下文,並帶去餐桌中。
壹、杞地山藥粥
材料:生地黃20克,山藥、杞果各50克,大米100克。
做法:將生地黃切碎,山藥搗碎,和杞果、大米***放鍋內加水適量煮粥,代早餐食,每日1次。
功效:此法適用於偏腎陰虛的腎虛腰痛。
二、茴香燉豬腰
材料:小茴香20克,豬腰1對,蔥、姜、鹽、酒各適量。
做法
1、先將豬腰(即豬腎)洗凈後,在凹處剖壹口子,將茴香、鹽裝入豬腰剖口內。
2、白線縫合剖口後,放入鍋內,加蔥、姜、酒、清水適量,用文火燉熟後食用。
功效:此法適用於偏腎陽虛的腎虛腰痛。
三、黑豆骨頭湯
材料:黑豆300克,豬骨頭500克,精鹽、雞精、胡椒粉、芝麻香油均適量。
做法
1、把骨頭洗凈備用,提前浸泡黑豆。
2、把洗凈的骨頭,放在熱水裏焯壹下,去掉血腥味,撈出備用。
3、把過了水的骨頭放進溫開水的砂鍋裏,大火燒開後改小火,燉2個半小時。
4、兩個半小時後把泡發好的黑豆倒進濃濃的骨頭湯裏,大火燒開後改小火慢慢燉半小時。
5、然後調進適量精鹽,煮4分鐘左右,放點雞精、胡椒粉,即可關火。
功效:補血安神,明目健脾,中醫認為“五色食物補五臟”,黑色入腎。
四、蓮子雞丁
材料:凈雞脯肉250克,蓮子60克,香菇10克,火腿肉10克,蛋清、澱粉、調料適量。
做法
1、將雞脯肉切丁,用蛋清、澱粉拌勻。
2、香菇泡軟,同火腿肉切成小菱形塊,蓮子去心,蒸熟備用。
3、先將雞丁在油鍋中煸至七成熟,瀝去油,加入蓮子、香菇、火腿及適量調味品,翻炒幾下出鍋即成。
功效:健脾補腎,養心強身。
五、黑豆海帶牛尾湯
材料:牛尾、海帶、黑豆、桂圓、蔥、姜、鹽、紹酒均適量。
做法
1、將牛尾洗幹凈,放入鍋內,焯水,撈去血末,然後撈出幹凈的牛尾。
2、海帶洗幹凈切成菱形塊,黑豆提前用清水浸泡半天。
3、鍋中燒開水,放入牛尾、蔥姜,開鍋後撇去浮沫再加入紹酒,煮到有香味時放入黑豆。
4、大約壹個半小時後,加入海帶塊,最後略煮壹會兒,放入桂圓肉,肉爛後加點鹽調味即可出鍋。
功效:補腎健脾、抗衰老。
南方人喜歡喝湯,他們每天基本上都要煲湯喝。其實煲湯喝是很重要的,藥補不如食補,這是中醫裏經常碰到的壹句話,尤其是到了秋冬季節,正好是養生的大好時機。繁忙的生活,沒有壹個好身體怎麽可以呢?所以,妳準備好材料了嗎?讓我們在享受美食的同時,達到養生的效果吧!
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敬請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