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大棚種植技術是壹項常用技術,保溫性能好,可以隨時食用反季節蔬菜,深受人們喜愛。壹種通常用於種植蔬菜的溫室類型是帶有柱子的日光溫室。這個大棚裏有很多排柱子,加強了整個大棚的穩定性,大大提高了抗壓和抗雪的能力。
壹、溫室蔬菜澆水註意事項
合理澆水是保證溫室蔬菜健康生長和提高產量的重要措施。冬天氣溫低,大棚蔬菜澆水和其他季節不壹樣。既要看天氣,也要看苗的情況,避免副作用。根據經驗,溫室蔬菜澆水應采取以下四項措施:
1.合適的澆水時間冬季大棚蔬菜的澆水應安排在中午前後,最好安排在上午10之後,下午3點之前。在此期間,溫室溫度高,副作用最小。避免早晚澆水,以免凍害蔬菜。澆水要盡量用井水,因為井水溫度高,可以減少對蔬菜的生理刺激。
2.根據天氣情況靈活澆水:根據天氣情況,掌握“晴天適當多澆水,陰天少澆水或不澆水,下雪天絕不澆水”的原則。天氣由晴轉多雲時,水量要逐漸減少,間隔時間要適當拉長;由多雲轉晴時,水量由小變大,間隔時間也相應由長變短。
3.澆水要重點:溫室不同部位溫度差異較大,澆水量也要有所不同。溫室南面及竈、煙道等熱源附近,附近土壤水分和蒸發量大,澆水量可適當大壹些;溫室東、西、北氣溫低,日照時間短,澆水量要少。
4.淺水不宜過大。低溫下,棚內蔬菜蒸發慢,需水量也相應減少。所以澆水量要小,間隔時間要適當長。宜避免水淹,應采用澆水或噴霧的方式,避免低溫高濕造成蔬菜漚制。澆水後的前兩天,容易造成棚內濕度增加,要註意合理通風降溫,預防病害。中午溫度高時壹般宜通風。
二、溫室蔬菜肥水管理技術
大棚蔬菜要施有機肥。有機肥可以改善土壤結構,豐富土壤微生物,增加土壤肥力、肥料供應和牲畜水容量。而且要優先施基肥,每畝施腐熟有機肥5000公斤,方便以後生產管理,減少或避免棚內土壤次生鹽漬化的危害。使用化肥時,要註意深施,不要壹次過量。棚內地面不準施化肥。生產者掌握以上施肥原則後,可根據作物類型、不同生長階段和個體生長情況進行追肥。如果在低溫季節追肥,應在晴天中午進行。追肥後應通風1~2小時,直至葉片上的水分幹透。有條件的地方可以進行二氧化碳施肥,提高產量。
大棚蔬菜用滴灌比較好,既能節水,又能降低大棚濕度。如果沒有滴灌設施,也可以灌溉或開溝。低溫季節盡量不要溝灌,晴天中午澆水。澆水後打開棚子通風,最好灌水和追肥相結合。如果棚內土壤非常幹燥,確實需要溝灌,只有在連續晴好天氣後才能進行溝灌。溝灌時,水不能漫過畦沿。
三、溫室蔬菜如何防弱光
冬春季節,塑料大棚栽培的蔬菜經常因光照不足而遭受弱光傷害(簡稱“弱光病”)。壹般癥狀是:植株長勢差,莖軟;葉子薄,顏色淺,容易變黃;花芽分化差,花器官異常,落花落果嚴重;果實生長緩慢,顏色淺,味澀,著色差。弱光綜合征對蔬菜的產量和品質有壹定的影響。
預防措施:主要是盡可能改善棚內的采光條件。種植時,適當增加株行距,減少株間遮蔭。保持棚膜清潔,防止水滴和灰塵附著在膜表面。蔬菜生長中後期,中午前後膜外溫度達到65438±05℃時,應適當揭去部分膜,讓陽光直射棚內。此外,根據實驗,用鍍鋁聚脂膜拼接成寬2m、長3m的反光簾,掛在塑料大棚(或溫室)後面的柱子上端,下緣垂向地面,可使地面亮度提高40%_43%,溫室溫度提高三四攝氏度,地溫提高65438±0.8℃_ 2.9℃,番茄產量提高465438±0.8%。地面鋪銀灰色薄膜或鋁箔,還可增加株間光照強度,使果實著色良好,有效防止下部葉片早衰。
4.建設蔬菜大棚需要註意什麽?
1.必須考慮蔬菜大棚的耐久性。溫室的耐久性受溫室材料抗老化性能和溫室主體結構承載能力的影響。透光材料的耐久性除了自身的強度外,還表現在透光率隨時間的不斷衰減,透光率的衰減程度是影響透光材料使用壽命的決定性因素。
2.建大棚要註意保溫性能。提高溫室的保溫性能,降低能耗,是提高溫室生產效率最直接的手段。溫室保溫率是衡量溫室保溫性能的壹個基本指標。溫室的保溫率是指熱阻小的透明材料覆蓋面積與熱阻大的溫室圍護結構覆蓋面積之和的比值。
3.溫室建設需要良好的透光效果。透光率是評價溫室透光率最基本的指標。透光率是指透入溫室的光量與室外光量的百分比。溫室的透光率受透光覆蓋材料的透光率和溫室骨架陰影比的影響,並隨不同季節太陽輻射角的不同而隨時變化。
五、大棚蔬菜冷凍後的措施
在種植蔬菜期間,有時蔬菜會被凍壞,這就需要壹些補救的方法來使蔬菜正常生長。
1.人工噴水:噴水可以增加棚內空氣濕度,穩定棚內溫度,抑制凍結組織水分的蒸發,從而促進組織吸收水分。
2.灌溉保溫:灌溉可以增加土壤熱容量,防止低溫下降,穩定接近地表的大氣溫度,有利於溫度的平穩上升,恢復冰凍組織的功能。
3.室外降溫:溫室內的蔬菜冷凍後,不能立即關閉溫室升溫,只能采用室外降溫,使溫室內的溫度緩慢上升,避免冷凍組織因溫度上升過快而壞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