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斑節對蝦養殖

斑節對蝦養殖

斑節對蝦因其質優價高,受到高端消費群體的追捧,價格壹路飆升。近年來,粵西水產養殖規模迅速擴大。2月中下旬,華南不少空塘養殖戶已開始拋苗,斑節對蝦成為熱門養殖對象。同時,由於農民普遍看好疫情後的市場環境,近期農民拋秧熱情高漲,部分省區拋秧率超過80%。

1,最適合有泥沙的泥塘養殖,表現出適應性強、生長快、個體規格整齊等優點。

2.在養殖過程中表現出良好的抗應激能力,脫殼後恢復快,死亡率低。

3.適用於多種養殖模式,可與羅非魚、石斑魚混養,也可集約化養殖。

4.它能飼養出大規模的商品蝦,蝦肉致密,蛋白質含量高。煮熟後色澤紅潤光亮,肉質鮮嫩可口。

誤區壹:亂用農家肥塘

很多養殖戶喜歡用雞鴨糞、豬糞等生物肥來給池塘施肥,而且用量還很大,有的甚至超過10斤/畝。殊不知這些未經處理的糞便中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經過大量繁殖後成為優勢種群,是導致對蝦被盜的罪魁禍首。

誤區二:前期不餵食,後期混合各種營養。

很多養殖戶認為只要把天然餌料培育好,養殖前期基本不用投餵,但後期發現對蝦生長速度慢,大量投餵螺螄肉、鴨蛋等高營養生物飼料,不僅達不到他們的願望,還會導致水體進壹步惡化,增加養殖風險。

誤區三:重視調水多過重視抄底。

由於日本對蝦的養殖周期在半年以上,對水質的要求比較高,大部分養殖戶都知道調水的重要性,也願意投入,但對日本對蝦生活的池塘底部關註不多,導致水中氨氮、亞硝酸鹽等物質偏高,造成日本對蝦黃腮、黑腮。

斑節對蝦不耐低溫,適合在氣溫較高的早、中期繁殖。土池育苗密度20000 ~ 50000株/?畝,畝產能達到500 ~ 1200?金。蝦夜間覓食能力強,可以多餵壹點。

播種

1,建議選擇天氣晴朗,水溫穩定在25℃以上時投苗;

2.播種前2小時要打開增氧機攪水,同時投放VC、葡萄糖等應激產物;

3.拋秧時盡量避免攪渾池水。先將苗袋放入池塘中浸泡20分鐘,使袋內水溫與池塘水溫接近(溫差不超過3℃)。將幼苗放在水深的下風處,蝦苗塘水與蝦塘水的鹽度差不大於5%。

飼養

1,壹般選擇優質配合飼料投餵,視苗密度而定,建議盡量遵循“少量多餐”的原則;

2.投餵量要根據天氣、水質、對蝦健康、活動情況靈活控制,前40天很難通過觀察網測出投餵量。壹般下壹餐檢查餌料表的原則是不要有殘留餌料,最好在投餵後2.5-3小時內食用;最好是在1-1.5小時內測量中後期的素材;

3.天氣悶熱或有雷雨甚至暴雨時,可以少餵或不餵,這樣可以降低飼料系數,減少對水的汙染;

4.為了提高對蝦的免疫力,建議在飼料中添加膽汁酸、微生物制劑和維生素,每天兩次,以保護斑節對蝦的肝胰腺,有效提高對蝦的抗病能力。

水控制

1,水質pH值應在8.0-8.8範圍內,早晨6: 00前測得的溶解氧含量應不低於4mg/L,鹽度應控制在15-25‰之間。

2.理想的水色應該是綠藻或矽藻形成的黃綠色或茶色。避免水色突變和絲狀藻類過度繁殖,尤其是前期,有意識地提高水位,多次少量加水;

3.養殖中後期,池水應處於高水位,平均水位應高於160cm,並宜排汙補水,使池水透明度保持在30-40cm;

換底

1,從放苗前開始每隔7-10天添加1倍的有益微生物制劑,可以減少池塘中有機物的積累,給後期管理帶來方便;

2.選擇優質產品,采用有效方法改善池底,減少硫化氫、氨氮、亞硝酸鹽。

3.微生物菌劑的生長繁殖需要壹定的條件,如溶解氧、光照、壹定的載體等。不同條件下使用效果不壹樣,要把握好使用條件。

預防疾病

1,白斑綜合癥,桿狀病毒病:杜仲葉提取物,氟苯尼考,維生素等。可口服5-7天。治療期間,禁止排水,消毒,刺激對蝦應激,對蝦每天餵壹半。如果後期及時收蝦減少損失,要註意隔離,避免感染周邊蝦池。

2.纖毛蟲病:常規殺蟲劑對蝦的危害極大。我們建議使用天然植物提取物來安全地驅除昆蟲。案樹精油可以穿透昆蟲身體的生物膜結構,讓細胞液流出,影響昆蟲身體的正常代謝,達到驅蟲的效果。

3、紅鰓病、黑鰓病:口服氟苯尼考合劑,連續消毒3次,每天1次。消毒前抽幹20%的水位,消毒後2-3天補充水位至原水位,用微生物制劑調節水質。

4.軟殼病:加淡水改善水質,撒石灰、水改善蝦塘水的pH值,投餵優質配合飼料,口服膽汁酸(促進鈣吸收)、活性鈣(補充微量元素)、維生素,加強補鈣,促進脫殼,增強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