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治:咳嗽痰多、氣喘、水腫、噯氣嘔吐 (l)川貝母 性味與歸經 苦、甘,微寒。歸肺、心經。 功能與主治 清熱潤肺,化痰止咳。用於肺熱燥咳,幹咳少痰,陰虛勞嗽,咯痰帶血。 用法與用量 3~9g;研粉沖服,壹次1~2g。 家畜用量:馬、牛15 - 45g,豬、羊6- 15g,犬2- 5g。 註意 不宜與烏頭類藥材同用。 (2)瓜蔞 性味與歸經 甘、微苦、寒。歸肺、胃、大腸經。 功能與主治 清熱滌痰,寬胸散結,潤燥滑腸。用於肺熱咳嗽,痰濁黃稠,胸痹心痛,結胸痞滿,乳癰,肺癰,腸癰腫痛,大便秘結。 用法與用量 9~15g。家畜用量:馬、牛15 - 45g,豬、羊12 - 15g,犬6- 8g。 註意 不宜與烏頭類藥材同用。 (3)瓜蔞子 性味與歸經 甘,寒。歸肺、胃、大腸經。 功能與主治 潤肺化痰,滑腸通便。用於燥咳痰黏,腸燥便秘。 用法與用量 9 ~15g 。家畜用量:馬、牛15 - 45g,豬、羊12 - 15g,犬6- 8g。 註意 不宜與烏頭類藥材同用。 4)天花粉 性味與歸經 甘、微苦,微寒。歸肺、胃經。 功能與主治 清熱生津,消腫排膿。用於熱病煩渴,肺熱燥咳,內熱消渴,瘡瘍腫毒。 用法與用量 10~15g 。 家畜用量:馬、牛15 - 45g,豬、羊6- 12g,犬3- 8g。 註意 不宜與烏頭類藥材同用。 (4)百合 性味與歸經 甘,寒。歸心、肺經。 功能與主治 養陰潤肺,清心安神。用於陰虛久咳,痰中帶血,虛煩驚悸,失眠多夢,精神恍惚。 用法與用量 6~12g 。用量:馬、牛25 - 60g,豬、羊10 - 20g,犬3- 8g。 ((5)麥冬, 性味與歸經 甘,微苦,微寒。歸心、肺、胃經。 功能與主治 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用於肺燥幹咳。虛癆咳嗽,津傷口渴,心煩失眠,內熱消渴,腸燥便秘;咽白喉。 用法與用量 6~12g。家畜用量:馬、牛25 - 45g,豬、羊5- 15g,犬3- 8g。 (6)天冬, 性味與歸經 甘、苦,寒。歸肺、腎經。 功能與主治 養陰潤燥,清肺生津。用於肺燥幹咳,頓咳痰黏,咽幹口渴,腸燥便秘。 用法與用量 6~12g 。 家畜用量:馬、牛15 - 45g,豬、羊5- 15g,犬3- 6g。 4.清肺化痰止咳藥 (l)桑白皮 性味與歸經 甘,寒。歸肺經。 功能與主治 瀉肺平喘,利水消腫。用於肺熱喘咳,水腫脹滿尿少,面目肌膚浮腫。 用法與用量 6~12g。 家畜用量:馬、牛15 - 60g,豬、羊6- 12g,犬3- 6g。 (2)枇杷葉 性味與歸經 苦,微寒。歸肺、胃經。 功能與主治 清肺止咳,降逆止嘔。用於肺熱咳嗽,氣逆喘急,胃熱嘔逆,煩熱口渴。 用法與用量 6 ~9g。 家畜用量:馬、牛15 - 30g,豬、羊3- l0g,犬2-5g。 (3)南沙參, 功能與主治 養陰清肺,化痰,益氣。用於肺熱燥咳,陰虛勞嗽,幹咳痰黏,氣陰不足,煩熱口幹。 用法與用量 9~15g。家畜用量:馬、牛15 - 60g,豬、羊5- 15g,犬3- 9g。 註意 不宜與藜蘆同用。 (4)浙貝母 性味與歸經 苦,寒。歸肺、心經。 功能與主治 清熱散結,化痰止咳,用於風熱犯肺,痰火咳嗽,肺癰,乳癰,瘰癧,瘡毒。 用法與用量 4.5~9g 。 家畜用量:馬、牛15 - 45g,豬、羊6- 15g,犬2- 5g。 註意 不宜與烏頭類藥材同用。
簡單的中藥,如甘草和桔梗,具有潤肺化痰的效果,能對呼吸道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這兩味藥組成了東漢末年著名中醫家張仲景《傷寒雜病論》中的桔梗湯。平常喝可以當作保養,可健肺補氣潤嗓。由於味道甘甜,可以泡茶隨時飲用,具體用法如下:取桔梗3克,甘草6克,用熱水燜20分鐘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