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熟地的功效作用及禁忌有哪些?

熟地的功效作用及禁忌有哪些?

熟地是地黃的塊根,經過炮制而制成的。熟地是壹種上好的中藥,有著很多的功效和作用。下面我為大家整理了熟地的功效作用,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熟地的功效和作用

《珍珠囊》:“大補血虛不足,通血脈,益氣力。”

《綱目》:“填骨髓,長肌肉,生精血,補五臟、內傷不足,通血脈,利耳日,黑須發,男子五勞七傷,女子傷中胞漏,經候不調,胎產百病。”

《本草從新》:“滋腎水,封填骨髓,利血脈,補益真陰,聰耳明目,黑發烏須。又能補脾陰,止久瀉,治勞傷風痹,陰虧發熱,幹咳痰嗽,氣短喘促,胃中空虛覺餒,痘證心虛無膿,病後脛股酸痛,產後臍腹急疼,感證陰虧,無汗便閉,諸種動血,壹切肝腎陰虧,虛損百病,為壯水之主藥。”

《本草綱目》:“熟地黃填骨髓,生精血,補五臟、通血脈,利耳目,黑須發。”

《醫學啟源》:“虛損血衰之人須用,善黑須發。”

《主治秘要》:“其用有五:益腎水真陰壹也,和產後氣血二也,去臍腹急痛三也,養陰退陽四也,壯水之源五也。”

 熟地的食用禁忌

1、地黃因炮制不同而有鮮地黃、幹地黃、熟地之分。鮮、幹地黃均甘苦而寒,以清熱涼血養陰為主,鮮地黃偏於清熱涼血,幹地黃偏於滋陰涼血;熟地性味甘溫,功專補血滋陰,益精生髓。使用時應予註意。

2、熟地黃營養豐富,但因熟地黃性質粘膩,有礙消化,凡脾胃虛弱、氣滯痰多,脘腹脹滿及食少便溏者忌服。

3、脾虛痰多氣郁之人慎服:熟地黃脾性幹裂,適合滋補,脾胃痰多的人要謹慎使用。《本草從新》中曾經說過:熟地黃的性格呆滯,脾胃痰多的人或者氣郁胸悶的人使用的時候要謹慎。

4、食少便溏,脘腹痞滿及痰溼素盛者不宜選用。

5、服用時蘿蔔、蔥白、韭白、薤白均不可食用。

6、炮制煎煮不可見銅鐵器:熟地黃炮制不可見銅鐵,煎煮亦不可用鐵鍋、鐵壺。

 熟地的藥理作用

補腎

對於補腎,熟地有很大的功效,它是六味地黃丸的主要成分之壹,古人謂之“大補五臟真陰”。如果用山藥、山茱萸等合用,可以治療肝腎陰虛、腰膝酸軟、盜汗遺精等,用知母、黃柏等壹起服用對陰虛骨蒸潮熱的患者有作用。

強心利尿

熟地具有強心利尿的作用,特別對於壹些心臟衰弱者而言,使用熟地能夠起到強心的作用。如配合木通則利尿作用加強。

抗衰老

經研究發現,熟地能夠有效地防止細胞過早的老化,加強細胞的運作能力,能使人延緩衰老,是抗衰老的最佳藥物之壹。

降低高血壓

熟地對心血管系統有著很大的影響,酒熟地黃及蒸熟地黃都有顯著的降壓作用,收縮壓和舒張壓均顯著下降。

骨髓造血

通過將熟地黃水煎劑,給失血性貧血小鼠灌服每只0.5g,每日1次,連續10日,可促進貧血動物紅細胞、血紅蛋白的恢復,加快多能造血幹細胞、骨髓紅系造血祖細胞的增殖、分化作用。

養血補虛

熟地甘溫質潤,補陰益精以生血,為養血補虛之要藥。常與當歸、白芍、川芎同用,治療血虛萎黃,眩暈,心悸,失眠及月經不調、崩中漏下等;若心血虛心悸怔忡,可與遠誌、酸棗仁等安神藥同用;若崩漏下血而致血虛血寒、少腹冷痛者,可與阿膠、艾葉等補血止血、溫經散寒藥同用。

增強免疫力

經過中醫論證,常使用熟地能夠增強機體免疫力,從而增強人體的抗病能力。具有不錯的強身健體之效。

肝腎陰虛諸證

熟地質潤入腎,善滋補腎陰,填精益髓,為補腎陰之要藥。古人謂之“大補五臟真陰”。能夠治療肝腎陰虛,腰膝酸軟、遺精、盜汗、耳鳴、耳聾及消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