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壹臺二手全畫幅單反是個好建議。馬也兄弟特別推薦對攝影有壹定追求的初學者從二手全畫幅單反入手。
如果看過野馬之前觀點的朋友都知道,野馬給新手的建議是先從單反入手,第壹臺單反的價格不要超過5000。
這裏有壹個前提,就是如果妳買相機只是為了速度和方便,追求比手機更好的畫質,那麽直接買微單是更好的選擇。這個回答主要是針對對攝影有想法,想多學習的攝影愛好者。
壹、首款相機的選擇——5000以下單反
1,為什麽是單反?
相比微單,單反對攝影師的要求更高。微單更貼近手機,模擬曝光甚至模擬景深,加上機身防抖和眼控對焦的加持,讓攝影師更容易拍出好照片。但是對於打好攝影基礎其實並沒有好處。
比如我們知道攝影專業的學生要系統的學習攝影,必須從膠片攝影開始,了解膠片,了解照片沖印的流程,甚至需要自己了解整個流程。
從單反到學習,其實可以學到測光、曝光、對焦等基礎知識,為後續的不斷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在微單方面,比單反更容易學習和使用。了解和掌握單反的操作,學習微單很容易。
就像學開車,從手動擋開始,學手動擋,那麽開自動擋的車就不是問題了!
2.為什麽要低於5000?
新手不建議用貴的相機。主要原因如下:
第壹,太貴的相機容易產生壓力。比如他們會被珍惜,不能隨意使用。但是攝影水平想要快速提升,大量的練習必不可少。
其次,大部分初學者對攝影並沒有壹個清晰的認識,也無法知道自己未來的攝影之路能走多久,要去哪裏。也許微距適合妳,也許人像適合妳,也許飛鳥拍攝適合妳,這三種拍攝內容對器材的要求截然不同。別指望在裝備上壹步到位。
第三,相機越貴越好。要看題材。比如我們都知道佳能最高端的相機是1DX3,非常適合拍攝動態畫面,比如體育攝影。但是,當需要在棚內拍攝人像或商業靜物,需要大畫幅輸出時,2000萬像素捉襟見肘!
所以不是什麽好相機,但是適合新手。馬也師兄認為,初學者需要大量的練習,對攝影的需求是不確定的。剛入門不久需要更新設備是很正常的。所以買個5000元的相機開始學習,可以降低學習成本和升級成本。
第二,選擇全畫幅——大多數高級攝影師的必經之路。
關於全畫幅和APS-C哪個更好也有很多爭論,這兩種畫幅在使用上各有利弊。不過“底層害死人”的說法還是比較正確的。全畫幅的成像單元面積是APS-C畫幅的兩倍多。
大面積意味著單位面積每英寸像素低。因為電子元器件會互相幹擾,密度低意味著幹擾少,所以成像質量更高,噪音更少。
同時,全畫幅沒有焦距轉換系數,在理解焦距、景深、拍攝大場景方面有優勢。
而且全畫幅相機也是專業的代名詞。更大的邊框擁有更大的機身,同時機身的按鍵布局更加沈穩,可以獲得更好的操控感。
因此,對於追求攝影的攝影師來說,選擇全畫幅是同樣的選擇。與其從半幀換成全畫幅,不如壹開始就選全畫幅,以免鏡頭切換。
三、二手還是全新?第壹臺相機和第壹輛車壹樣,二手是個不錯的選擇。
從學習的角度來說,二手是壹個應該積極考慮的購買選擇。而且如果目標是全畫幅,在5000元預算內買壹臺二手全畫幅相機幾乎是唯壹的選擇。因為在售的全畫幅相機,5000以下的價位基本沒有。
二手設備只要選擇得當,是可以正常使用的。在閑魚等二手平臺上,只要賣家的芝麻信用分不低於700,買到可靠好設備的幾率還是很大的。
第四,二手全畫幅的具體推薦——好貨有時候很便宜
野馬哥會根據自己熟悉的佳能相機推薦兩款適合二手購買和新手使用的全畫幅相機。
1、EOS6D
6D系列是佳能全畫幅單反的入門級機型。其主要特點是塑料機身,單卡槽,專業操控性能少,適合入門級攝影師。6D雖然是入門級相機,但成像單元的畫質還是不錯的,高感光度尤為突出。機身還集成了wifi功能,適合快速傳圖。
6D是壹個剛剛被除名的模特。退市前價格5000多元。現在二手市場3000元左右,也就是能買到顏色好壹點的機器。
2、EOS5D2
這也是第壹代機皇,5D系列是佳能的第二款旗艦機型。5D系列定位高於6D。5D2是5D系列的第二款機器。正是因為5D2的出現,才確立了5D3系列的傳奇名字,5D3和5D4都是經典機型。
5D2的像素、成像質量和視頻能力即使在今天也足夠了,紮實的機身和良好的操控是新手拍照的利器。
目前5D2已經退市很久了。想找壹款色彩好的相機,需要仔細篩選。
綜上所述,馬也哥認為二手全畫幅便宜,是初學者學習甚至進階的好裝備。雖然像6D和5D2這樣的設備已經退市很久了,但仍然有很多專業攝影師使用它們拍攝出很多非常好的作品。所謂器材不是限制妳攝影能力的關鍵,妳的頭腦才是!希望初學者樹立正確的器材觀念,合理使用器材,拍出更多更好的照片!
原答案,版權所有。作者野馬,自由攝影師+自媒體人。如果妳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轉發關註@野馬攝影,持續原創輸出器材經驗、拍攝技巧、攝影課程|與妳壹起走在狂野的路上!
我想買壹個幾百美元的二手相機。可以推薦壹下嗎?
二手索尼:T1DSC-S600P10佳能:A80S60IXUS500暫時知道這麽多。自行選擇合適的。
照相機是壹種利用光學成像原理形成圖像,並用底片記錄圖像的設備。這是壹種用於攝影的光學儀器。在現代社會生活中,有很多可以記錄影像的設備,它們都具有相機的特性,比如醫學影像設備、天文觀測設備等。
被拍攝場景反射的光線經相機鏡頭(攝像機鏡頭)和控制曝光的快門聚焦後,被拍攝場景在相機盒內的感光材料上形成潛像,經顯影、定影後形成永久圖像。這項技術被稱為攝影,分為普通攝影和專業攝影。2065438+2008年9月,世界海關組織協調制度委員會將無人機歸類為“飛行相機”。
鏡頭將場景聚焦在膠片的倒影上。要想讓不同位置的物體成像清晰,除了鏡頭本身要校正像差,物距和像距也要保持* * *軛關系。由於這個原因,鏡頭應該能夠前後移動來對焦,所以相機壹般應該有對焦機構。不同品牌的單反相機通常使用不同的卡口。下表列出了壹些常見的鏡頭卡口。佳能d系列和尼康都可以。
發展歷史
最早的相機結構非常簡單,只包括壹個黑匣子、壹個鏡頭和感光材料。現代相機比較復雜,有鏡頭、光圈、快門、測距、取景、測光、傳片、計數、自拍、對焦、變焦等系統。現代相機是集光學、精密機械、電子技術和化學為壹體的復雜產品。
1550,意大利的卡爾達諾把雙凸透鏡放在原來的針孔位置,圖像的效果比黑匣子更亮更清晰。
1558年,意大利人巴巴羅在卡爾達諾的裝置上增加了光圈,大大提高了成像清晰度。1665年,德國僧人張勝設計制作了壹個小型便攜式單鏡頭反光相機盒,由於當時沒有感光材料,只能用於繪畫。
1839年,達蓋爾制造了第壹臺實用的銀照相機,由兩個木箱組成。壹個木箱插進另壹個來對焦,鏡頭蓋作為快門,控制曝光時間最長30分鐘,這樣可以拍出清晰的圖像。
1841年,眼鏡商Vogeland發明了第壹臺全金屬相機。相機配備了世界上第壹個通過數學計算設計的最大相位孔徑為1: 3.4的攝影鏡頭。
1845年,德國人馮·馬騰斯發明了世界上第壹個150轉折點。1849年,戴維·布魯·司各特發明了立體照相機和雙鏡頭立體觀察鏡。1861年,物理學家麥克斯韋發明了世界上第壹張彩色照片。
1860年,英國的薩頓設計了最初的單鏡頭反光相機,取景器可旋轉。1862年,法國人德特裏把兩臺相機疊在壹起,壹臺取景,壹臺拍照,構成了雙鏡頭相機的雛形。1880年,英國的貝克制作了雙鏡頭反光照相機。
1866年,德國化學家肖特和光學科學家阿朱在蔡司公司發明鋇冠光學玻璃,生產出了正片攝影鏡頭,使攝影鏡頭的設計和制造得到了迅速發展。
隨著感光材料的發展,1871年出現了塗有溴化銀感光材料的幹版,1884年出現了以硝化纖維素(賽璐珞)為基質的膠片。
1888柯達公司生產了壹種新型感光材料——柔軟且可卷繞的“膠片”。這是感光材料的壹次飛躍。同年,柯達發明了世界上第壹臺帶膠卷的便攜式方盒相機。
1906美國人喬治·希拉斯第壹次使用閃光燈。1913德國人奧斯卡·巴納克研制出世界上第壹臺135相機。
從1839到1924,在這款相機發展的第壹階段,也出現了壹些新穎的按鈕、手槍等相機。
從1925到1938是相機發展的第二階段。在此期間,德國公司如利茲(徠卡的前身)、魯萊和蔡司開發並生產了鋁合金機身的小型雙鏡頭和單鏡頭反光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