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種植技術視頻(1)名稱、來源、基本人物
①武香1是出菇溫度最高的品種。該品種葉大,肉質菌,黑木耳蓋,莖粗略長。其最大的優點是出菇溫度高,28℃即可出菇,最高可達34℃,出菇溫度範圍10-34℃,最適20-26℃,菌齡60天,適宜接種期3天。壹般抗逆性強的地區可以作為夏季蘑菇生產的首選,主要適合鮮食銷售和保鮮銷售。
②CR04是福建省三明市真菌研究所通過雜交選育成功的中高溫品種。子實體大葉,圓形花,肉質,帽深褐色,有鱗片,有時帽有略突出的尖頂,柄中等粗,稍長。其出菇溫度範圍為10-28℃,最適溫度為18-23℃,菌齡為70天,適宜的接種時期為18-。抗逆性強,適應性廣,適合在中高海拔地區使用,主要用於保鮮、脫水、幹燥和銷售。
③廣香47是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選育的高溫品種,子實體圓形,肉質厚帽,黃褐色帽,柄中等粗稍長,出菇溫度範圍14-28℃,最適出菇溫度範圍14-24℃,菌齡60天,適宜接種期2-5月,出菇期5天。可在中高海拔地區使用,主要適用於脫水、幹燥、保鮮銷售。
④8001是上海市農業科學院食用菌研究所選育的中高溫品種,子實體單生,花圓形,葉中大型,肉厚,菌蓋黑褐色或黑褐色,柄粗而長,出菇溫度14-26℃,最適溫度18-23℃,菇齡60天。
(2)關鍵栽培技術
①選擇合理的培養基配方,要求營養充足,碳氮比合適。部分地區在配方中添加15%-20%棉籽殼和2%-3%玉米粉。
(2)在菌絲生長階段打孔。蘑菇接種口未用石蠟或膠紙封口時,打孔通氣兩次,總打孔數為50-60個,先少後多。穿刺孔結合散堆加強通風降溫。
(3)適宜出菇溫度前10天左右,日最高氣溫25℃左右天氣變化,菇木部分變色,手握菇木有彈性,白瘤軟而多余時摘袋。
(4)脫袋後保濕促變色,然後拉大溫差促芽。
(3)雜菌和害蟲的預防
夏季炎熱潮濕,雜菌蟲害主要發生在套袋後結果的管理階段。具體措施是:做好菇棚環境衛生和消毒殺蟲工作,掌握適宜的套袋時間,降低菇棚溫度,加強通風散熱。當發現雜菌汙染時,可在蘑菇不生長時噴灑或塗刷青黴素和甲氰菊酯,用擬除蟲菊酯類農藥控制害蟲。、
種植蘑菇的註意事項1。蘑菇繁殖地選擇不當,如種植在陰暗、通風不良或不衛生的地方,導致雜菌汙染嚴重,蘑菇不能正常生長;有些雖然勉強長出細菌,但在出菇期由於空氣流通不暢,二氧化碳含量高而中毒,因此無法長出蘑菇或形成畸形蘑菇。因此,香菇的栽培首先應在通風良好、光線散射的地方進行,並保持清潔衛生,特別註意消毒措施。第壹次種蘑菇的地方,要用石灰水刷墻,撒生石灰在地上消毒,第二天把撒在地上的生石灰清理幹凈;老蘑菇場可以用高錳酸鉀和福爾馬林熏蒸消毒;有害蟲的蘑菇農場,噴灑農藥殺死害蟲,然後消毒。
二是培養料選擇或準備不當。用被汙染結塊的原料種植蘑菇,容易造成大面積汙染或無菌。配制培養基時,培養基中加入過量的尿素等氮肥,接種後易釋放氨,使菌絲體中毒,不能正常生長。所以要把好選材和配料關。清洗原料,做好消毒工作。配料混合時不可隨意添加化肥。只有用堆肥的方法種植蘑菇,才能加入尿素補充氮源。同時,在配料的過程中,要特別註意培養料的濕度,含水量不能過高或過低,否則不利於細菌的生長。
三是菌種選擇不當,如冬季選擇高溫品種,春季選擇低溫品種,或播種老化或汙染的菌種,都容易造成生長緩慢或不生長、遲生長或不生長。所以在種植蘑菇時,要根據當時當地的氣候條件選擇合適的菌種,不要使用老化或汙染的菌種。
四、管理不善的蘑菇在自然溫度條件下,蘑菇生產期的管理是光照、潮濕、通風。在結果期,散射光可以滿足需要。菇房內光照不足,出菇慢,可用電燈補充,誘導出菇。空氣濕度是結果期的重要條件。為了增加濕度,盲目增加噴水量甚至直接在菇體上噴水,會使壹些小菇窒息,壹些長成的菇也會因水漬而潰爛變黑。所以在出菇期間,要註意補水的方法,也要噴到空氣中,同時要註意通風,避免二氧化碳過多堆積,導致子實體失敗或形成畸形菇。此外,不合理的收割也影響產量的提高。有些菇農想讓小蘑菇壹直長下去,結果不但長不起來,還會延長出菇期,影響下壹個蘑菇的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