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生物作業中做泡菜的實驗報告中的現象和結果怎麽寫?

生物作業中做泡菜的實驗報告中的現象和結果怎麽寫?

泡菜制作初探

河南省新鄉市獲嘉縣馮莊鎮第壹初級中學1班牛子如。

壹、實驗目的

通過研究泡菜的制作原理,了解微生物的生存環境和泡菜的形成過程。了解微觀世界。

二、實驗原理

在厭氧條件下,乳酸菌分解產生乳酸。根據這個原理,按照壹定的比例,創造壹定的條件,乳酸菌發酵使泡菜成型。

第三,實驗方法

按照制作方法釀造了4個玻璃瓶的泡菜,並進行了常溫和低溫、果汁和清水、厭氧和好氧的控制實驗。

四、實驗過程

1.實驗時間:2007年10月3日-2007年10月22日。

2.實驗地點:家裏。

3、泡菜汁:幹辣椒、桂皮、丁香、白胡椒煮汁。

4.制作方法:(1)白菜、菜花、芹菜、胡蘿蔔、青椒、黃瓜、洋蔥洗凈瀝幹水分。然後,將白菜切成3平方厘米的塊,菜花切成小花,芹菜切成3平方厘米的塊,青椒去籽,切成3平方厘米的塊,胡蘿蔔和黃瓜切成2平方厘米的塊,然後切成細條,洋蔥切成2平方厘米的塊。(2)將白菜放入開水中,上下翻動兩次,然後迅速取出侵冷水,再取出放在綠籬中瀝幹水分。然後,將菜花、芹菜、黃瓜、青椒、胡蘿蔔、洋蔥依次放入沸水中,翻幾個身,待水即將沸騰時,迅速取出放入冷水中浸泡,冷卻後取出瀝幹水分。(3)將剁碎的幹辣椒、桂皮、丁香、白胡椒放入1,500ml水中煮沸,繼續小火煮20min,然後加入500g白糖和10g鹽,煮沸,攪拌均勻,出鍋,冷卻,即得泡菜料液。(4)將蔬菜分成四等份,分別裝入標有A、B、C、D不同標記的四個大小相同的玻璃瓶中,將料液慢慢倒入裝有鹹菜的A、B兩瓶中,直至淹沒所有鹹菜,密封瓶口,將A瓶置於陰涼處,將B瓶置於冰箱冰櫃中;C瓶料液不浸菜,也不蓋,放在陰涼處。將清水倒入D瓶,在陰涼處浸泡。

瓶子a可以與瓶子b、c和d進行比較。

動詞 (verb的縮寫)觀察並記錄情況

自6月3日10起,每日觀察記錄在下表中:

日期

壹瓶

b瓶

c瓶

d瓶

10 10月3日

初始日

初始日

初始日

初始日

10 10月4日

同樣

同樣

露出汁液的部分有點皺。

蔬菜膨脹

10 10月5日

壹種蓬松的物質漂浮在蔬菜之間。

透明果汁

有細小的物質漂浮著。

水變白,蔬菜迅速膨脹,漂浮的水位下降。

10 10月6日

前壹天沒有明顯變化。

無明顯變化,味微甜。

與倒入的空氣接觸的部分會發黴變黑。

有明顯的黴味。

10 10月7日

可食用,辛辣,酸中帶甜。

辣,微甜,但不酸。

漂浮物暴露在汁液中的部分開始發黴。

明顯腐臭,丟棄

65438+10月12

辛辣,酸甜,pH=3

麻辣甜,pH=4。

有的泡在果汁裏也是黑色的。

pH=3

65438+10月22日00

味道更好,pH=3。

PH測試值4

近1/5蔬菜發黴,pH=3。

不及物動詞成果和經驗

1,泡菜的制作方法簡單易行,實驗時間不長。每個學生都可以嘗試。泡菜營養豐富,含鹽量低。嘗試壹道美味的配菜,可以普及。

2.通過實驗組和對照組發現,微生物乳酸菌生長所需的環境為10℃ ~ 30℃,0℃以下的溫度也適合乳酸菌的存活,但低溫環境下繁殖較慢,但需要無氧環境才能存活。

3.通過實驗,增強對課本知識的理解,增強動手能力,促進對微生物的了解。雖然有些微生物會使人生病,但大多數微生物對人類是有益的。人類在不斷探索宇宙的同時,也在關註微生物,微生物是人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物,也是未來持續開發利用的壹大方向。微生物和人在食品、醫藥、農業、工業、生化武器、基因工程等方面有著廣闊的前景。未來20年,人們將繼續探索這壹神秘的微生物種群,並利用它為人類帶來更多的好處。

4.實驗過程中,我壹直得到父母老師同學的支持,所以實驗才能如此順利。所以我覺得這次實驗的完成不僅讓我增長了見識,也讓我進壹步明白了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以後的學習和生活中,會有很多實驗要完成,需要大家的互相幫助和配合,因為每壹次的互相配合和互相幫助都能讓大家更加快樂。

5.這個實驗過程的時間是我從來沒有遇到過的,因為以前的實驗基本上可以馬上完成,壹般是幾分鐘。只有壹次培育綠豆芽,只用了兩天就完成了。但這壹次,整個實驗過程用了20天。因為時間長了,更需要實驗者細心和耐心。每天的觀察和記錄都要準確細致。實驗過程中,我壹直耐心細致的做著每壹件事,每天的觀察都給我帶來新的喜悅。

總之,實驗的過程讓我體會到了認真、嚴謹、科學的態度和合作的精神,這是成功的基礎,實驗的結果讓我看到了研發微生物的美好前景。至此,實驗已經結束,但我探索科學奧秘的旅程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