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求壹篇食品質量與安全的論文?

求壹篇食品質量與安全的論文?

食品安全與人性

食品,說的普通壹點就是人們每天吃的和喝的。具體指的是各種供人食用或者飲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療為目的的物品。

食品安全,指食品無毒、無害,符合應當有的營養要求,對人體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亞急性或者慢性危害。不安全的食品成為“問題食品”。

提到食品安全,人們心中是異常關心的,關註的。因為隨著經濟社會不斷進步,經濟全球化不斷發展,人們飲食文化多樣化,食品衛生與安全成為備受關註的熱門話題。“蘇丹紅事件”、“註水肉”還有最近的“三鹿奶粉事件”,無壹不牽動著廣大民眾的心。隨著食品的多樣化發展,各種添加劑不斷翻新、湧現,不斷被加入食物中。肉松中有添加劑,奶粉中有三氯氰胺。雖然現社會食品的安全的信息不對稱,但可能都是消費者心中所默認的,考慮到我們每天吃的食物,想想我們身邊的人,他們也大都認同“眼不見為凈的”觀點,是的,在妳吃食物的時候,妳不會想食品的生產過程是怎樣的,妳也不去想是否真的通過了國家衛生檢查,妳只是考慮到口感的好壞,但有時吃的是“問題食品”,妳卻不知道,等到出現問題時,妳可能也發現不出是食品原因,當然也拿不出任何證據來證明了。生產商這樣生產“問題食品”,我認為這不但影響到人民的生命安全,亦嚴重威脅到國家的聲譽。這樣做無疑是壹種羞恥,壹種無能,壹種人性泯滅的表現。

食品安全中出現問題,人們都會首先想到出售商和制造商。是的,追求利益是企業的天職,但他們不能丟失了人性;是的,企業之間的競爭主要競爭的是價格,但是他們不能向豬肉中註水;是的,企業與企業之間,企業內部之間,企業與民眾之間有時會利益分配扭曲,但是他們不能拿消費者的健康來負擔。

企業固然有他們應該負擔的責任,但是國家有關部門的官員也不能從旁而立。以人民利益為重,依靠國家法律法規來維護民眾健康是他們的責任,有句俗話“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在者,建立食品安全體系是重中之重,如今《食品安全法》已讓部分民眾吃了顆“定心丸”。食品安全已有標準,但每個企業有自己的“標準”,有時是標準不能落實,因為個別地方官員、領導和生產制造商“勾結”,有所謂的免檢產品,不用檢查就發放衛生許可證,直接出售。這樣可以說不為黨負責,不為人民負責。

消費者自身的防範意識、自我安全健康保護意識也是不可缺少的。當然買食品不能單純的相信吹噓的廣告:質量第壹,等等的。從某些消費者理解到,他們全憑廣告,坦言道:有質量第壹的誰還買質量第二的食品?話說回來,自己不對自身健康負責,何人還會關心妳?

食品安全出現問題,人的健康就會受到威脅。在如此嚴峻的問題面前,為什麽還要出現“問題食品”?所謂的人性都到哪裏去了?作為自然界生物鏈的最頂端,我們不是自食其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