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嚴格投餵由於南美白對蝦的飼料系數較低,壹般為1.5-2.0,不宜過多投餵。如果在蝦長不到2厘米之前,不考慮池塘中的基礎餌料(紅蟲),每日投餵量為150 g/萬條,投餵量會隨時隨著蝦的長大而逐漸增加,標準是投餵後2小時內全部吃完。飼養管理要相對合理,既要吃飽吃好,又要兼顧飼養環境,節約成本。壹般應該堅持:1。餵食次數減少(每天不少於4次);2.傍晚後、清晨前多餵食;3.水溫高於32℃時,水質變差時少投餵;4.蛻皮當天少餵對蝦,蛻皮後1天多餵;5.多給池塘裏的競爭生物(蝌蚪)餵食(這個問題今年比較常見)。餵食的量和時間要靈活掌握。壹般養殖初期池塘裏的基礎餌料比較多,可以少餵。中期應選用優質對蝦專用飼料;為了促進後期的生長,要在吳江地區投餵壹些粉碎、清洗幹凈的鮮螺,改善海水蝦光養過程中殼薄色淺的問題。
三、及時增氧對於南美白對蝦來說,對溶解氧的要求較高,壹般養殖要求為3-5 mg/L,所以要特別註意增氧的問題。因此,我們主張增氧機應在對蝦長到3cm後啟動,啟動時間應從最初的每天2小時逐漸增加。對蝦長到6cm後,每天至少要啟動10小時,尤其是晴天中午。因為我市是淡水養殖,壹般來說,在池塘水水質不是很差的情況下,盡量不換水或少換水,加強飼養管理,調整光合細菌,延長增氧機啟動時間,既改善了水質,又有利於增強南美白對蝦的活力,提高成活率,去年在東太湖得到了很好的驗證。當然需要每5畝配備3KW的增氧機。另外,為了保證南美白對蝦的色澤,提高運輸的成活率,後期最好施壹些鹽,調節鹽度。
四、防病南美白對蝦(尤其是巴西種)抗病能力強,但不代表不生病。病毒性、細菌性等營養性、真菌性疾病應積極預防,及時治療。如常規爛尾、黑腮、褐斑、紅腿等。,只要使用萬能殺菌消毒劑。這裏說的重點是病毒性疾病,主要癥狀是病蝦消瘦、外殼軟化、顏色變深;胃不飽,活動差,附著物增多,黃腮、腫腮、頭胸甲出現明顯白斑。蝦感染病毒後不壹定發病,但環境壓力可誘發病毒,細菌的原發感染也可引起病毒感染。對蝦病毒目前沒有特效方法,但淡水養殖切斷了垂直傳播,這是病毒傳播的重要途徑,大大降低了發病率,預防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