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種子催芽:將種子用1000倍高錳酸鉀溶液浸泡消毒15分鐘,撈起洗凈,再用55℃熱水浸泡15分鐘,然後反復搓揉,用30℃清水浸泡5-6小時,撈起瀝幹搖勻,用濕紗布包好,放入30℃。
3.播種:當60%以上的種子是白色時,就可以播種了。播種前,用壹種新的高脂肪薄膜包衣種子,以驅除病蟲害,提高出苗率。然後將種子均勻地撒在苗床上,覆蓋厚度約1 cm的肥沃細土,用花灑噴壹點水,蓋上拱形棚防寒保溫。
4、苗期管理:出苗前,無需揭膜;秧苗基本出齊後,白天適當揭膜通風。水分管理宜少澆水或不澆水。如遇幹旱,晴天早晨可澆少量水,註意通風除濕,預防疾病。同時要註意苗拱起後噴藥防止立枯,藥物可以是雷多米爾錳鋅、普利克等。缺肥的話,晴天施淡糞水或0.1%復合肥溶液。移栽前7-10天,逐漸揭膜煉苗,直至大田種植5片以上葉片。
5、適時種植:促進早期生根。早期幼苗發育是掌握種植時期和種植後管理的主要原則。辣椒宜在溝內或平地種植,種植時淺覆土,然後逐漸培土封壟。種植後只靠幹旱蹲苗會損傷根系,所以辣椒的苗期管理要小或不小,促到底。
6.辣椒植株緊湊,適合密植。試驗表明,辣椒密植增產潛力很大,尤其是壹直長到秋天的青椒。適當密植有利於早封壟,因為地表有覆蓋和遮蔭,土壤溫度和土壤濕度變化小,暴雨後根系不會暴曬,起到促根壯苗的作用。壹般青椒生產密度為每畝3000 ~ 4000穴(雙株),行距50 ~ 60厘米,株距25 ~ 30厘米。壹般用兩三個1分。種植方式有大壟單行密植、大小壟同密植、大壟雙行密植,都能獲得較高的產量。
7、田間管理,辣椒喜溫、喜水、喜肥,但高溫易生病,澇易枯死,肥易燒根。全生育期不同階段有不同的管理要求,種植後采收前要促根促苗;從采收開始到盛果階段,要促苗攻果;進入高溫季節後,要保護好根系和幼苗,防止缺苗死亡;結果後期要繼續加強管理,增產增收。
8.收獲前的管理。這期間地溫低,根系弱,要大力推廣和控制。即輕澆水早追肥;勤耕耘,小蹲苗;緩苗輕澆可結合追少許糞肥,澆水後及時中耕,增加溫度和保持土壤水分,促進生根,蹲苗不宜過長,10天左右,可采用小澆小蹲調節根苗關系。蹲苗後及時澆水追肥,提高前期產量。追肥以氮肥為主,施壹些磷鉀肥,促進幼苗健壯,防止落花,及時去除第壹朵花以下主莖上的側枝。
9.從第壹個收獲期到盛果期的管理。這個階段氣溫逐漸升高,雨量逐漸增多,病蟲害相繼發生,是決定產量的關鍵時期。為防止早衰,應提前采收門椒,及時澆水,經常保持土壤水分,促進幼苗攻果,爭取高溫季節封壟。盛果期,封壟前要培土護根,並結合土培進行追肥。壹般每1周噴灑敵百蟲1次,防治害蟲;每隔7 ~ 10天噴灑1000倍樂果壹次,殺滅蚜蟲,防止病毒傳播;噴灑500-800倍的代森鋅或百菌清防治炭疽病等病害。
10,高溫季節及以後的管理。高溫雨季易誘發病毒性疾病,花落果嚴重,有時大量落葉。因此,高溫幹旱年壹定要在幹旱期的初期灌水,而不是末期灌水,以保持土壤始終濕潤,抑制病毒病的發生發展。雨後施少量化肥保苗,及時灌溉,防止雨季後的幹旱形成病毒病高峰。高溫季節應在早晚進行灌溉。盛花期噴施800 ~ 1000倍矮壯素3 ~ 4次,有較好的保花增產效果。縮果後期管理高溫雨季過後,氣溫轉冷,青椒植株恢復正常生長,必須加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