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蔥的種植方式直接決定了大蔥的垂直度和長度。在種植幼苗時,壹方面要先做好種植的穴,保持幼苗直立,不能斜著種植。另壹方面,要註意種植的深度,不能種得太淺,否則洋蔥會矮,也不能種得太深,否則幼苗長得慢,深度最好不要埋洋蔥。俗話說“深種洋蔥,淺種大蒜”就是這麽個道理。
另外,種植時最好采用南北壟的種植方式,更有利於大蔥更多更均勻的光照。
第二,施用足夠的肥料
肥料決定了大蔥植株的整體生長。肥料不足會使大蔥變矮,硬度不夠,產量低,品質差。
施肥應以腐熟有機肥為主,輔以化肥,合理使用氮肥,增施磷鉀肥。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要及時追肥。
在幼苗生長高峰期,在普通地塊上可追施1500公斤有機肥+20公斤過磷酸鈣,在土壤肥力較高的地塊上可追施750公斤人糞或100公斤草木灰+20公斤過磷酸鈣+30公斤腐植酸銨,促進洋蔥葉片加速生長。
第三,合理澆水。
大蔥澆水要根據天氣情況、土壤幹濕情況、中耕情況靈活進行。
夏末秋初盡量減少澆水量,雨季雨後做好排水排澇,防止大蔥漚爛根、死苗;
從立秋到千禧年這段時間,可以在早晚各澆壹點水。千年後可每五天澆水1次,適當增加澆水量和澆水次數。初霜後,只要保持土壤濕潤,就要控制澆水量,減少澆水次數。
大蔥收獲前,要提前壹周左右停種,防止大蔥含水量過高,收獲後無法儲存。
第四,多次培土。
大蔥的長度是由土耕的次數決定的。壹般在秋初收獲前進行,既能防止大蔥彎曲倒伏,又能促進大蔥生長。培土的時候,壹定不能埋在蔥白的心裏。
1,大蔥栽培的三個關鍵時期:
第壹步:大蔥株高30厘米左右時,第壹次培土,土壤厚度5厘米左右;
第二步:當大蔥的株高在40 cm左右時,進行第二次培土,土壤厚度約為10cm;
第三步:大蔥收獲前20天左右,第三次培土,土壤厚度約10 cm。
2.大蔥培土註意事項:
壹、培土時間:應在傍晚進行,此時蔥葉較軟,不易折斷;二、土壤栽培高度:以土壤不埋新葉、土壤不超過蔥芯為佳;第三種方法是培土:培土時,讓蔥莖直立,只賣葉鞘,不埋葉,否則大蔥會長彎;
(4)其他事項:大蔥前兩次覆土可結合中耕,覆土時土壤不可過深過寬,以免傷根誘發病害。
1,大蔥栽培的三個關鍵時期:
第壹步:大蔥株高30厘米左右時,第壹次培土,土壤厚度5厘米左右;
第二步:當大蔥的株高在40 cm左右時,進行第二次培土,土壤厚度約為10cm;
第三步:大蔥收獲前20天左右,第三次培土,土壤厚度約10 cm。
2.栽培大蔥的註意事項:壹、栽培時間:宜在傍晚進行,此時大蔥葉片較軟,不易折斷;二、土壤栽培高度:以土壤不埋新葉、土壤不超過蔥芯為佳;第三種方法是培土:培土時,讓蔥莖直立,只賣葉鞘,不埋葉,否則大蔥會長彎;四、其他事項:前兩次大蔥可結合中耕,土不要太深太寬,以免傷根、發病。
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