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黃粉,贛榆人早晚都吃,很好吃,我也經常吃。早、晚妳都會聽到農村小婦女走街串巷吆喝:“黃粉嘞!”聲音既好聽又悠揚。怎麽做?不告訴妳,告訴妳也不會。
3。涼粉,贛榆人又叫白粉,夏天吃的,壹般和黃粉壹塊賣,也有出攤單獨賣的。外地的涼粉和贛榆的不壹樣,不壹樣的原因是原材料不壹樣。
4。薄粉。只有青口(縣城)有,早晨出攤賣,趁熱吃特別好吃,我偶爾會吃,因為我很少在外面吃。
5。小豌豆粉。只有城頭有,非常的好吃,但我不常吃,因為我撈不著吃,但每次去城頭我都吃。
6。泥溜子。壹種海生的軟體殼類生物,這個東西全世界只有贛榆有。為什麽只有贛榆有?因為贛榆的海灘和別的地方的海灘不壹樣,別的地方的海灘是沙攤、石攤,而我們贛榆的海灘是泥灘。這個東西用開水燙個半熟,用蒜泥和醬油壹拌非常的好吃。
7。東方對蝦。這是贛榆名產,中央和江蘇省委的領導沒少吃,但我們比他們吃的多,誰讓我們這兒產呢。吃法很簡單,用白水煮熟,醋裏放點姜米,將蝦子扒殼沾醋吃。
8梭子蟹。又叫大銅蟹,是海裏產的。這是美味中的極品,酒宴上只是到最後才上,因為吃了他以後吃什麽都沒有味道了。吃法很簡單,煮熟扒吃就行。這玩意太貴,我壹年很少能吃幾次。
9。毛蛤(贛榆讀"嘎")。海生貝類,殼上有毛,上海人喜歡吃,當然贛榆人也喜歡吃。上海人能吃到的我們都能吃到,我們能吃到的上海人有許多他們吃不到(我說的是海鮮)。以前上海人喜歡用水燙個半生不熟的吃(我們這當時也這麽吃),吃起來血淋淋的,結果在上世紀80年代吃出來個震驚全國的甲肝大流行。現在上海人不敢燙著吃了,而是煮熟了吃。
10。白蛤、花蛤。都是海產,炒著吃好吃。我們這裏的海產太多,我不壹壹介紹我大體說壹下。有蟶子、蝦婆、白蝦、青蝦、籽烏、大烏、八帶、魷魚、旺蛸子、昌魚、黃魚、黃盤魚、黃擠魚、彎口魚、狗腿魚、沙光魚、蝦皮、蝦米、紫菜、海帶等等,我真的有些說不過來。
11。醬瓜子。這是贛榆名產,當年是貢品,但品質不壹。
12。青漿子。這是過去窮人吃的菜,是健康食品,美味無比,有點象朱元璋的珍珠翡翠白玉湯。
13。豆腐卷子。農民飯,但贛榆人話,吃的時候連舌頭都壹塊吞下去了。
14。彎子年糕。彎子農民用糯米等原材料做的,非常好吃,怎麽做的,不知道。
15。蝦醬。宋莊農民做的,非常好吃,但不能多吃,因為太鹹。
16。綠茶。贛榆地區山區產綠茶,因地理位置特殊,土質優良,所以所產綠茶是綠茶中的上品,所以贛榆人不喝外地茶。但本人不飲茶,本人不好此道。
17。城裏糖球。城裏,贛榆舊縣城也,其居民多以小本生意為生,所串糖球又甜又脆,火候正好。吃起來酸中帶甜,甜中帶香,液液生津。
18。土城狗肉。也叫土城瞿家狗肉,是土城姓瞿的老者做的,現在老頭不在了,是他兒子在做。貨真價實,配料獨特,當年我在土城沒少吃。
19。烤地瓜。烤地瓜各地都有,但贛榆山區產的壹種黃瓤地瓜烤出來非常好吃,產量低,農民壹般不種,所以價格也不蜚。我門口就有,經常買來解讒。這東西有季節性。
20。豆沫糊塗。用豆沫花生沫等材料做的,非常好吃,贛榆人早晨起來會到地攤小吃上去吃。喝糊塗很多地方都喝,但豆沫糊塗我在外地沒見過,除非上海有,因為上海有三萬多贛榆人,他們都住在壹條街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