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普洱茶從四大茶區到各大山頭,妳花五分鐘看個遍(壹)。

普洱茶從四大茶區到各大山頭,妳花五分鐘看個遍(壹)。

普洱茶是以雲南省某地區大葉種曬青綠茶為原料,經茶農特定工藝和後發酵而成的散茶和緊壓茶。它是中國最著名的茶之壹,註重沖泡技巧和品茶藝術。它的飲用方法極其豐富,既可以清飲,也可以混飲。

雲南普洱茶的主要產地有哪些?雲南普洱茶主要產區有四個,分別是:普洱茶區、西雙版納茶區、保山茶區和臨滄茶區;這四大產區各有什麽特點,哪壹個茶山最具代表性?詳細聽我說。

1.普洱茶區

普洱(原思茅)位於雲南省中南部,毗鄰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西南與緬甸接壤,東南與江城縣的老撾和越南接壤,緯度為22° 02′-24° 50′,是雲南省面積最大的地區。北部的山脈排列緊密,向南、東南和西南擴散,呈掃帚狀,北高南低;最高海拔3370米,最低海拔317米。主要河流瀾滄江從臨滄北部邊境穿過中國西南部。北回歸線從景谷和墨江中間穿過,大致將整個地區分為南北兩部分。年平均氣溫15±20℃,年平均相對濕度77.85%,年平均降雨量1100 ~ 2200毫米。所轄十個縣市均產茶葉,其中思茅、景東、景谷、瀾滄、江城為主產縣市,滇綠、滇青產量較大。

經專家考察論證,普洱市7個縣29個密林中有野生古茶樹群落近8萬畝,其中鎮遠縣錢家寨野生茶王樹2700余年、2500余年,普洱縣鹿山、半山野生古茶樹1000余年,景谷縣正興野生古茶樹1000余年, 瀾滄縣邦威的過渡性古茶樹,景邁村和芒景村的千年栽培類型。

代表茶山:景邁山

特點:味道香甜,口感溫和,層次分明。

二、西雙版納茶區

西雙版納被譽為“民族文化博物館”。在這片被稱為“猛巴拉那西”的神奇美麗的土地上,各民族千百年來繁衍生息、和諧相處、共享繁榮,共同創造了西雙版納多姿多彩、獨特生動的民族文化。這裏種植茶葉的歷史超過65,438+0,700年,有許多古茶樹,其中壹些樹齡超過65,438+0,700年。這裏有六座古茶山、三座古茶館和壹條連接大陸的茶馬古道。普洱茶含有150多種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具有延年益壽、降脂養顏的神奇功效,在國內外廣受好評。

西雙版納年平均氣溫18 21℃,年平均相對濕度80 82%,年平均降雨量1200~1400毫米,是雲南省緯度最低、平均海拔最低、氣溫最高、降雨量最多的地區,但生產歷史最長、產量最高。亞熱帶氣候不冷不熱,日照充足,相對濕度高,雨量充沛。土壤以磚紅壤和磚紅壤為主,土層深厚,有機質含量高,非常適合茶樹的生長。猛海條件得天獨厚,享有“大葉茶之鄉”的美譽,也被譽為“普洱茶的原產地”。

代表茶山:南糯山

特點:滋味濃,香氣高,茶味重。

第三,臨滄茶區

作為通往緬甸和東南亞的重要門戶,它被稱為滇西南的“邊陲寶地”和通往東南亞和南亞的“黃金口岸”,它因瀾滄江而得名。

臨滄產茶區猛臘縣年平均氣溫65438±05±20℃,年平均相對濕度70±82%,年平均降雨量920 ~ 65438±0800毫米,下轄臨滄、鳳慶、雲縣、永德、鎮康、雙江、耿馬、滄源等地產茶。除了烘幹綠茶外,鳳慶和雲縣生產的滇紅可以說是壹種高經濟作物,也是雲南省在世界上聞名的特產。目前,臨滄是雲南省茶葉產量最高的地方。最初,綠茶是主要產品,其次是紅茶。

代表茶山:忙碌的廬山

特點:茶香渾厚,霸氣悠揚。

第四,保山茶區

保山地區在雲南省開發很早,也是壹個歷史文化極其豐富的邊疆多民族地區。以保山為中心的怒江中遊地區,距今約8000年前就有古人類活動。保山市在漢代被稱為“永昌縣”。它是著名的“西南絲綢之路”的重要驛站,也是中國最後壹段。古代商業活動頻繁。抗日戰爭時期,這裏也是滇西戰役的主戰場,著名的“滇緬公路”從這裏穿過,進壹步凸顯了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在雲南四大主產茶區中,保山茶區緯度最高、平均海拔最高、氣溫最低、日照最少、降雨量最少。

在雲南目前的普洱茶產區中,產自保山的曬青綠茶普遍被忽視。據了解,保山地區仍有許多栽培野生茶區未得到充分開發。與西雙版納猛臘、景洪、猛海等地被過度采摘的情況相比,該地區的茶葉品質仍然非常厚重飽滿,只要管理得當、生產正確,仍然具有很大的開發價值。

代表茶區:常寧古茶樹群

特點:滋味醇厚,茶質厚重,入口飽滿。

下期預告:妳最喜歡哪壹山的普洱茶?

雷永峰始於1716,傳承百年制茶技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