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徒步旅行帶什麽食物好

徒步旅行帶什麽食物好

 戶外出行,帶什麽吃的以及如何補充的問題,通過更合理的飲食,保證身體能量的補充,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進而養成更科學的生活習慣。戶外徒步帶什麽食物好?

 徒步旅行帶什麽食物好

 食品怎麽帶?

 壹般人都認為吃肉耐餓,那麽是否戶外應該多帶肉類食品?並非如此。碳水化合物比蛋白質、脂肪能更直接快速地提供能量並且易消化。所以戶外活動中,首要補充的是碳水化合物,即米面類食物。

 碳水化合物

 炒面:

 那些雅魯、羌塘等穿越活動中,妳會看到他們唯壹的主食就是糌粑,藏語糌粑的意思就是炒面。另外,在當年八路每個人身上斜背著的細細的糧袋子裏,裝的主要就是炒面。

 炒米:

 當年八路背的糧袋子裏,除了炒面以外,就是炒米。炒米最初其實是遊移不定的蒙古族的食物,他們叫做勒巴達,它本身就是為野外食用發明的。

 麥片:

 麥片雖不是炒制的,但它是將燕麥煮熟、輾碎、烘幹制成的,可以作為野外不錯的早晚餐。

 鍋餅、鍋盔或饢

 北方的鍋餅、西北的鍋盔或新疆的饢既可以直接啃食,也可以在有條件的情況下燴食。

 脂肪與蛋白質

 炒豆子:

 將大豆(黃豆或黑豆)炒熟後裝在壹個袋子裏,可以隨時來幾粒。大豆所含蛋白質是豬肉、雞蛋的二、三倍,所含脂肪也更易被吸收。當年鄭和的遠洋船隊之所以能夠克服麥哲倫、哥倫布遇到的食物困境,其“秘技”就是大豆。

 香腸:

 香腸夠鹹、夠幹,保存數月沒問題。除了脂肪、蛋白質還可以補充鹽分。

 花生仁:

 嚼食花生仁可以起到補充作用。最好買那種真空包裝的,有滋有味的花生米也算是艱苦條件下的戶外美食吧。

 維生素

 洋蔥:

 洋蔥被西方人稱為蔬菜皇後,含豐富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便於保存,生熟均可,能直接取食。運動會產生大量自由基,洋蔥則具有很好的清除自由基的功能;且在野外衛生條件有限的情況下洋蔥還具有增強抗感冒能力的功能。

 辣椒和大蒜:

 辣椒的維生素含量雄冠蔬菜之首,幹辣椒或醬辣椒都能滿足長時間貯存的要求。大蒜則具有強力殺菌、抗病毒的作用。

 大棗:

 紅棗或幹棗,是行進途中必備路餐。不但高糖,且富含脂肪、蛋白質、維生素、及微量元素,被稱為維王,尤其是其維C的含量在果品中名列前茅。

 水 怎麽喝?

 水是人體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沒有食物,人可以堅持七天;而沒有水,最多能堅持3-4天。身體缺水可能引起中暑、腎衰竭等嚴重後果,甚至會有生命危險。可以說,水是戶外第壹重要的。那麽,如何飲水,如何保持身體對水的需求,就是十分重要的了。

 1、水份

 平常情況下,壹個人壹天應該補充1200ml水,在戶外這種劇烈運動情況下,應該補充3-6倍的量才能滿足需要。在此需要提醒飲水少的同學,戶外運動,出汗多,如果喝水少,由於人體自我調節的功能,會將尿液中的水分再次吸收,造成排尿少,長期如此會導致腎出現各種問題。

 2、補鹽

 是否常吃高鹽榨菜好?不需要!

 人體中的鈉使大量排出的,在需要的時候,會自動回收壹些。只有在天氣十分炎熱、長期大量出汗的情況下,才有必要補鹽。

 3、運動飲料

 在戶外活動中補充運動飲料,是否能很好地補充體力?答案是否定的。

 壹瓶運動飲料提供的能量及電解質是很少的。運動飲料的效果我們往往過於誇大了,壹瓶的效果幾乎是忽略不計的。運動飲料的作用主要是提升爆發力,對耐力是影響較小。相反長期喝功能性飲料,會打亂體液自平衡系統,對身體不利。

 4、補糖

 葡萄糖易於人體吸收,多喝點有好處吧?也不是。

 人體是壹個非常精密的自平衡系統,只要保持壹定的水量,就能實現自我平衡。所以,我們日常帶的水,應該是:白開水、礦泉水、純凈水,或者野外的泉水;飲水,不要等到渴了再喝,應該堅持每隔20-30分鐘喝壹次、每次150-200ml的原則補水。

 5、體能補給

 體能準備方面:最早大家都是帶巧克力,也有人推薦紅牛,對於戶外來說,壹個就是需要高能量,另外壹方面需要抗疲勞的食品,再加上輕便容易攜帶,所以大家能想到的首選就是巧克力了。

 紅牛中主要的成分是牛磺酸,在加上其他成分的復配,能起到讓人保持清醒的作用,但對妳體力的恢復作用卻不大,而巧克力盡管能量值比較高,但壹方面消化吸收比較慢,適當的補充氨基酸、葡萄糖是不錯的選擇。這類食品特別是較長時間徒步、爬山的戶外活動建議準備。

 吃完不想動?也許是妳不會吃

 1、主食

 主食最好是像面包或發糕等發酵程度較高的或膨化的食物,其次是饅頭等低發酵程度的食物,最後才是戶外常見的死面餅。

 2、忌飽

 “吃飽了不想動”這是常識,所以作為半程中的午餐,忌食太飽,八分飽就行。

 3、少食多餐

 為了解決不飽食的問題,就需要少食多餐。也就是說在頭晌午和過晌午可在中途小憩時加壹點高糖的路餐,香蕉、巧克力餅幹等。

 4、配餐

 魚類、肉類、蔬菜、水果、鹹菜都可以吃,也都要吃,關鍵是均衡,不要過量就行。在人體的生命之火中,糖類就像刨花、幹草,脂肪就像稭稈、樹枝,蛋白質就像劈柴、木塊,缺壹不可。

 5、忌不易消化的食物

 炸類易貯存,很多驢友喜歡帶炸肉,但油炸食品並不易消化;豆腐對於起竈的驢友來說也是常見食料,其實豆類食物也不易消化;水果中的柑、橘、橙,雖然易攜帶,易食用,但這壹類的水果相對來說不易消化;蔬菜中的西蘭花等十字花科植物最不易消化。

 6、餐後小憩

 有條件的話,午餐的時間安排最好別低於四十分鐘,餐後稍微休息壹下才能更有精神。

 短線 和 長線 的食品區別

 短途的活動,我們可以優先考慮我們的口味,但較長時間路途的活動,我們就必須更多地考慮這樣壹些因素了:

 必須適合貯存、攜帶,不易因氣候環境及時間的延長而腐爛、變質;

 必須方便食用,即使在沒有條件取火及加工的情況下也能直接食用,這意味著可能需要預加工;

 必須能最大限度地滿足野外活動的營養要求,且最好具有野外特定的'適應性。

 必須具有經濟性,且較易取得。

 徒步旅行需要的裝備

 背包:

 背包的大小要看出行路線遠近而定,壹般在本市周邊出行30升左右即可。如果出滬做長途出行的話,MM們要有壹個55升左右的背包,GG要有壹個65升以上的背包;在選擇購買背包時壹定要反復背試(最好可以有負重測試)並且壹定要向有相關技術的營業員請教背包的正確用法,否則出行時會起不到減輕負重,均勻負擔的作用。

 有關背包的選購以及使用資料很多,曾經在此版塊有貼子,如果妳需要知道詳細知識,自己可以細查。買包時不壹定要最貴,重要的是要合適自己的身體的背負系統,面料我個人認為要結實,輕度防雨,在購買時如果背包沒有自帶防雨罩,那妳別忘了同時買壹個背包防雨罩。

 鞋子:

 鞋子和背包被稱為徒步者最重要的裝備,因為鞋子的好壞將直接關系到妳的人身安全。

 妳壹定要選擇壹雙好的登山鞋。登山鞋最好是高邦的,可以保護妳的踝骨,人在長時間徒步時踝骨很容易受傷(我深有體會)。如果妳是壹位戶外運動愛好者,在選擇壹雙好的鞋子上花費的時間,精力和金錢是值得的。我個人認為最好是GX防水透氣面料,並且買鞋壹定要到正宗商場或專業戶外商店選購品牌的鞋子。

 如果妳將作長途旅行,或者己知有涉水,那妳該準備壹雙溯溪鞋做為備用,當然妳也可以買壹雙便宜的解放鞋。

 徒步者外著服飾:

 1、沖風衣褲:

 在每次出行的時候無論春夏秋冬,帥哥靚妹壹定要穿長衣長褲。在穿越灌木亂草時會很好的保護自己的身體,當然最好是防水。最好是穿沖鋒衣褲或快幹衣褲。在長途徒步登山時千萬不要穿牛仔衣褲,因為如果出汗或下雨。牛仔衣褲很容易弄溫,這樣會成為妳的負擔影響兩腿的行動。

 2、內衣褲:

 我建議貼身衣服建最好不要穿全棉的,因為全棉的內衣吸汗性比較好,在高寒地帶由於內衣濕透會讓妳覺得寒冷,在國外登山界,全棉內衣被稱為“死人穿的衣服”,當然我們只是壹般的徒步穿越愛好者,情況並沒有這麽可怕。我建議可以買類似“天蠶衣”之類的內衣褲。

 註:關於戶外服裝三層概念

 防風(雨)層 有沖鋒衣褲最好了,沒有的話輕便的雨衣褲也行。保暖層, 抓絨衣就行了(壹般沖鋒衣都有可脫卸的抓絨夾裏) 行進過程中是不會覺得冷的, 中途休息以及到達營地後壹定要註意保暖 把能穿的都穿上。

 內衣 排汗性能是關鍵 建議穿著專業壹點的戶外排汗內衣,尤其冬天出行或去較高海拔的地區。當然在夏天天氣炎熱的話 休閑壹點的長袖襯衫T恤和長褲就可以了,有快幹衣褲那就更好 ,再備上壹套雨衣褲, 就不必死板的講究三層概念了。關於夏天穿T恤要穿短袖,不能穿無袖,領子最好是翻領,可以避免脖子曬傷。

 3、帽子和頭巾:

 妳可以選擇壹頂壹般的運動帽,最主要是能遮陽光,當然妳也可以選擇那種寬檐帽,它不僅可以遮陽還可以防雨,在高寒地帶帽子還能夠減少妳頭部的散熱;人體的熱量有相當大的比例都是從頭部散發掉的,氣溫低的時候尤其如此。當然在天熱的時候妳也可以選擇壹條頭巾,我個人認為頭巾的散熱性比較好。也覺得比較舒適。

 4、墨鏡:

 用於遮陽。夏天時更為重要,山頂在太陽直射下會讓妳睜不開眼。但同時也會會帶來視覺的誤差,所以在陰天或危險路段時請慎用。

 5、手套:

 無論是上山或下山,不論是天冷還是天熱,妳必需要有壹雙手套。因為在亂草中和山石中行走時會給妳起到有很大的保護作用,但要註意壹點的是,帶著手套會降低手的敏感度。(握著MM手的時候覺得不夠溫柔,嘻嘻,開個玩笑,別介意,寫得有點累了,休息壹下再寫。)

 6、襪子:

 我前面說了在選擇鞋的時候會大半碼或壹碼,現在說到襪子那就是在出行的時候妳該選擇壹些厚實的襪子,因為長途爬涉,如果襪子太薄,很容易磨破妳的腳,如果襪子薄妳可以穿兩雙。

 保護勞防裝備和藥品:

 1、護膝和護踝:

 如果妳準備做長距離的徒步那我覺得有必要帶壹雙好的護膝和護踝,特別在下山的時候由於負重,妳的膝蓋會承受很大的壓力,並且膝蓋的損傷是很難恢復的。或許有的損害會影響妳的壹生。往往在徒步中會有碎石路段,所以妳也該有壹雙護踝。

 2. 藥品:

 壹個人在出行的時候妳必須帶著常備藥品,在很多活動中妳將來不及得到別人的幫助,並且在有的藥品裝包過程中盡量的放在容易快速拿到的地方。我的醫藥箱中備有:雲南白藥(粉狀,噴霧劑)、蛇藥、感冒藥、創可貼,繃帶、止血帶、紗布、止瀉藥)僅供參考。不過在集體出遊的時候可以公***購買些***同藥品,比如凈水片,十滴水等等這樣可以減輕妳的負重。

 3. 防曬霜

 特別在夏天戶外運動中,因為日光直射容易燒傷皮膚妳可以少量攜帶。

 4、毛巾和洗漱用品:

 最主要用於擦汗。在行軍時妳可以用壹個快掛掛在容易取到的地方,出汗的時候可以直接擦汗。在有溪水的時候妳可以洗臉,這樣會很方便。另壹個用途是在灰塵多的地方可打濕蒙在口鼻處,抵擋灰塵。

 戶外露宿裝備:

 1、帳篷:

 在帳篷的選擇上最重要的是防水指數要好,其次是防風性能。要註意的是重量問題。壹般的帳篷重2.5公斤左右,如果超過3公斤以上的在購買時請慎重。還有我建議盡可能不要買單人帳,因為雙人帳和單人帳的份量相差無幾,並且壹般都會是集體活動,如果雙人帳還可以相互減負。

 2、 睡袋:

 睡袋的選擇由於材質關系,價格相差很大,對人而異,我不想推薦買何種材質的睡袋,不過壹般買睡袋妳要選擇壹只適合在零下5度左右的睡袋,因為此標準睡袋的適用期比較長,既使在夏天,夜晚的山頂氣溫也會很低。妳可以考慮買壹個睡袋內襯(方便洗滌)。睡袋並不需要常洗,每次活動回來只要在太陽下照射就行了。

 3、防潮墊:

 防潮墊的選擇和睡袋壹樣,有多樣化,價格相差也很大,有自動充氣似的,有手動充氣的,有防滑的。不過我認為做為新驢,買壹個能用的便宜的比較合適的就行。不過別忘了配壹個防潮墊套(答案在妳出行的時候自然分曉)。

 戶外行動必備品:

 1、頭燈或手電:

 在夜行或露營中,壹定要配有頭燈或手電。(最好是頭燈)帳篷燈可以暫不考慮。如果準備長進間夜行壹定要備足電池。

 2、繩子:

 繩子是急救的必備工具,對繩子我沒來得及做詳細調查,只是有空的時候會照著(生存手冊)中學習壹些結繩法。據我了解大致繩子可分動力繩和靜力繩,又有主繩和保護繩之分。

 團隊出行特別是壹些登山難度較高的穿越活動中,繩子是必備的,這樣可以提高活動的安全性。但說實話參加過不少的活動但從來沒有用到過繩子,因為主繩價錢又貴又重所以本人也沒買過。但俱樂部有這些裝備,如有需要自然有領隊備齊。

 3、防潮袋:

 對於防潮袋可以自己掌握,但我個人認為是必要的。因為在妳行軍特別是溯溪時可以把比如照相機、手機、錢包、證件等所有零散物品放放其中,當然也可以將食品放在其中。不會因為妳的在涉水摔倒而濕掉。

 4、雨衣:

 每次活動我們都是風雨不阻的,所以在活動中碰到下雨的可能性很大,妳有壹件雨衣會讓妳免去淋雨之苦。當然有很多沖風鋒本身的防水性就比較好。我個人就不習慣穿雨衣。

 5、刀具:

 多次的出行活動大家認為最適用的刀具就是瑞士軍刀,因為它的刀很鋒利而且功能很多。

 我相信瑞士是妳的首選。並且妳要將刀放在最容易取到的地方,平時不用的時候不要亂扔,要保護好它的鋒利性,在戶外有很大的用途。比如:如果在戶外被毒蛇咬傷,或許就會用它來開口放血-----

 6、火種

 最好是可以防風的,個人推薦ZIPPO還不錯,可以防火,不過在高山上是不行的,缺氧情況下根本點不燃。壹般可以帶粗壹些的火柴,還有壹種據說可以點壹萬次的火柴。我試用過,好象還行,最重要的是妳該擁有壹個防水防潮極俱的火柴罐。

 註:不去極限環境的話,打火機也用不上,而且很多地方山林防火,不能點篝火 保險起見帶個質量好壹點的壹次性打火機或者防水火柴就行了(煙民另當別論)

 7、爐具、防風板、個人餐具

 有爐具妳就可以喝上熱的水,吃上熱的飯。不過並不壹定要人人擁有。壹般壹個爐具和壹個扁罐可以滿足三個人的三頓口糧。如果有爐具就配上防風板。最好帶壹只可以用來煮燒食品的餐具。

 8、通訊裝備

 壹個團隊活動有必要有對講機,這樣領隊和壓隊可以控制行軍的速度和知道隊伍行軍情況,有緊急情況下便於聯系。個人妳可以配壹個救生哨。但千萬不要沒事的時候亂吸壹氣。否則很容易讓人緊張和誤會。

 9、GPS

 我個人還沒有擁有,所以無法給於參考意見。

 10、指南針

 妳不壹定要擁有,但如果想擁有千萬別買假貨,否則會很危險,市面上各種指南針很多,我想軍用的應該比較合適。

 11、水袋和水壺

 至少擁有壹只壹升的水壺,當然帶水的時候似行程而定,如果要穿越壹天的無水區,那妳必要帶足三至四升水。(註:水是必備的,但在行軍途中,萬萬不能因為口渴而狂喝。)

 12、垃圾袋

 每次出行妳必須帶好垃圾袋,它可以用來裝妳的臟鞋放在帳蓬裏,最重要的是做為徒步者,在野外妳留下的只是腳印。

 13、快掛

 用途很多,比如可以掛毛巾,也可以把帶走的垃圾用快掛掛在包的後側等等。

 食品:壹般短途(兩三天的活動)可以帶壹些方便面和面包,方便包裝的榨菜以便大量出汗後補充鹽份,但是要說的壹點就是方便面其實是最沒有營養的食品,在做長途徒步中並不合適帶方便面,壹般可以帶些米和臘肉紅辣椒之類的東西,還壹定要帶足合適的壓縮餅幹(迷路或者其他時可以備用),可以帶壹些牛肉幹,巧克力之類可以快速補充體力的食品,也可以帶壹些含有維生素藥片和糖。

 其他零食自己選擇,不過我不主張帶口香糖,如果妳在嚼口香糖的時候壹定要做好環保,千萬不要在野外亂丟。

 另外山村處理垃圾的能力有限,山民環保意識薄弱,往往將垃圾往河道和山谷壹倒了之,所以盡量將垃圾帶到頗具規模的城鎮再處理。

 關於攝影器材:

 如果長途行程,我認為不要帶太重太大的相機,越小越好,最好是數碼相機。更不要帶三角架以增加負重。

 證件:

 證件壹定要帶好在身上,特別是身份證,以便不時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