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線起於江西省九江市九江縣沙河街鎮以北約2公裏處,與昌九高速公路相接,終於湖北省黃岡市黃梅縣小池鎮的黃小高速公路龍感湖特大橋終點以南。
九江長江公路大橋是2004年7月國家發改委初步規劃確定的70座跨長江公路通道之壹,是“五縱七橫”國道主幹線——北京至福州線的關鍵工程,是 “7918” 國家高速公路網規劃中福州至銀川主線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江西省籌資建設的第壹座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跨長江高速公路橋梁。
九江長江二橋項目包括江西段福銀高速公路連接線11.474公裏、跨江大橋5.53公裏、湖北段連接線8.189公裏,合計建設裏程(全長)為25.193公裏。
九江長江二橋采用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為雙塔單側混合梁斜拉橋,主跨跨徑818米,主橋橋面寬38.9米(含風嘴),副孔、引橋橋面寬33.5米,居目前已建和在建同類橋梁的“世界第七、全國第四、江西第壹”。
大橋主要由南岸引道工程、跨江大橋工程、北岸引道工程三部分組成。其中跨江大橋和南岸引道工程由江西省投資建設;8.19公裏的北岸引道工程,由湖北省投資建設。
九江長江二橋於2009年9月開工,2013年10月28日正式建成通車。
建築數據
九江長江二橋采用不對稱混合梁斜拉設計,壹個橋墩建在水裏,另壹個橋墩建在長江大堤上。建在江水裏的北主塔橋墩,由43根鉆孔灌註樁組成,是長江中上遊最大的壹個橋墩,設計防撞能力達3300噸;橋主塔高240多米,相當於80多層樓高;大橋全長25.19km,其中主橋長約5.58km,路基寬33.5米,主橋面寬38.9m,連接線長約19.323km,主塔高達240多米,主跨818米位居世界斜拉橋梁第六(蘇通大橋1088米,昂船洲大橋1018米,鄂東長江公路大橋926米,多多羅大橋890米,諾曼底大橋856米)居世界已建和在建同類橋梁第7位、國內第4位,是江西省自主設計、自主建設的第壹座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跨長江高速公路橋梁。選用了RBQF-2000型單元式多向變位橋梁伸縮裝置。
橋梁結構
主橋采用雙塔單側混合梁斜拉橋,全線在七裏湖、九江西、分路、小池4處設置互通式立交,工程由贛、鄂兩省***同建設。大橋兼顧城市橋梁和過境橋雙重功能,采用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Ⅰ級標準,設計時速100公裏,橋梁結構設計基準期為100年,可以抵禦300年壹遇特大洪水。
建設過程
九江長江二橋於2009年9月正式動工建設,是國家高速公路網規劃中福州至銀川主線的重要組成部分,起點位於江西省南九高速公路七裏湖路段,終點接湖北省黃小高速公路小池收費站北側,是連接江西和湖北的重要通道,國家高速公路——G70福銀高速公路的重要跨江橋梁,全長25.19公裏。
九江長江二橋自2012年4月28日大橋南、北兩個主塔封頂後,大橋建設全面轉入斜拉索和鋼箱梁安裝、超寬箱梁等上部結構施工。據悉,今年11月10日與11日,九江長江二橋南塔與北塔分別進行連續兩天的吊裝作業,鋼箱梁吊裝順利完成。12月8日,九江長江二橋橋面工程第56片鋼箱梁順利吊裝作業,標誌著橋面工程鋼箱梁吊裝作業全面完工,而目前大橋的主跨已合攏。
鋼橋面鋪裝施工的難題是確保鋼板和環氧瀝青混合料之間的粘結,其解決方法是在鋼板上灑布壹層防水粘結層,灑布條件苛刻,在灑布之前必須保證鋼板的絕幹狀態和潔凈;同時要求在鋪裝施工時,不能有任何水分進入到環氧瀝青混合料中。為確保攤鋪質量,所有施工人員均配發吸汗毛巾和其他防護措施,除了手和臉露出以外,身體其他部分均裹得嚴嚴實實,保證汗水不滴到橋面。
九江長江二橋鋼橋面是江西省首個采用環氧瀝青鋪裝的鋼橋面,鋪裝部分長1141米,面積為36500㎡,總鋪裝厚度為5.5cm,分底、上兩層施工。由於環氧瀝青施工的特殊性,該橋鋼橋面將被分成十條進行鋪裝,底面層分6條,上面層分4條,需要18個工作日,預計2013年8月20日完工,養護30-45天後即可開放交通。
九江長江二橋於2013年10月28日建成並正式通車,成為我國東南沿海、中西部地區壹線貫穿的省際大通道。
更多關於建築行業獨家信息,敬請實時關註建築網微信號。
更多關於標書代寫制作,提升中標率,點擊底部客服免費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