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山位於廣東省韶關市仁化縣和湞江區交界處。東經113° 36‘25“至113° 47‘53“,北緯24° 51‘48“至25° 04‘12“。總面積292平方公裏。它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地質公園和國家AAAA旅遊區。是以丹霞地貌為主的自然風景區。2004年2月3日,13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為首批世界地質公園。同年7月5日,丹霞山世界地質公園正式揭牌。2010成功申報世界自然遺產。
“顏色像丹,而且很亮。“丹霞山因世界丹霞地貌而得名。丹霞地貌是指峭壁陡峭的大陸紅層地貌。作為丹霞地貌的命名地,丹霞山丹霞地貌的發育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多樣性和不可替代性。
丹霞山古稱曲紅崗,是少師和燃木佛的故地。它由680多塊平頂(斜頂)、陡體、緩足的紅色礫石巖石組成,以赤壁赤壁赤壁為特色。最高峰巴寨海拔619.2米。據地質學家研究,在中國發現的800多種丹霞地貌中,丹霞山是最典型、類型最齊全、造型最豐富、風景最美、研究最充分的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區。
丹霞山由五個景點組成:丹霞、八寨、少師、矮寨和錦江畫廊。它以赤壁的雄偉懸崖,陰陽的元石奇觀,八寨的危險,錦江的美麗,祥龍湖的幽靜,少師的魅力和下府的廣闊而聞名。
南華寺
南華寺位於韶關市曲江區馬壩鎮東南6公裏的草溪岸邊,距韶關市區22公裏。它是中國著名的佛教寺院,廣東省六大寺院之壹,也是佛教禪宗六祖慧能推廣“南宗禪法”的誕生地。
南華寺始建於南北朝時期梁武帝田健元年(公元502年),距今已有1480多年的歷史。建成後,梁武帝授予它“寶林寺”的稱號。唐中宗神龍元年(公元705年)改中興寺,神龍三年改法仙寺。宋太祖趙匡胤開寶元年(公元968年),南華寺更名。據史料記載,梁武帝元年,印度僧人三藏乘船來到廣東,途經廣東北部的漕溪。“妳可以用水喝,而且味道不尋常。環顧群山,峰巒疊嶂,宛如西部的群山。”因此,建議在這裏建壹座寺廟。
南華寺在中國佛教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壹千多年來,南華寺以六祖之名聞名於世。六祖慧能在此講禪37年,43名弟子修得佛法,流傳全國。後來形成了河北林佶、湖南謝陽、江西曹東、廣東雲門、南京法眼等五個案例,被稱為壹花五葉。法律的眼睛蔓延到泰國和朝鮮;曹東和林佶在日本很受歡迎。雲門和林佶進壹步傳播到歐洲和美洲。因此,南華寺被稱為“祖庭”。
乳源雲門寺
雲門寺雞門山大覺寺建於公元923年,由雲門六祖慧能的弟子燕文禪師所建。它位於乳源縣城北6公裏處的慈雲峰下。它是中國佛教禪宗五大分支之壹雲門宗的發源地,也是中國重點寺廟之壹。
雲門寺起源於雲門雲巖。燕文(864-949)出生於嘉興(今浙江)。出家後,我去了各個地方學習。壹開始我參加了周目路,後來我參加了壹村,我拿到了印章。禪宗六祖慧能圓寂後,形成了湖南南嶽懷讓和江西慶元行祀兩大法系。唐末五代時期,南嶽形成了廬陽、林佶兩派,清遠形成了曹東、雲門、法眼三派,合稱禪宗五派。雲門派的傳承是:清遠山上的思考-啟蒙-信仰崇拜-知識宣言-仁義保存-燕文。燕文在福州顧薌雪峰廣福院得義得印後,來到韶州雲門山修復殘破的廣泰佛寺,創立自成壹體的雲門派禪宗風格。其獨特的宣講方式被稱為“雲門三句”。據《五燈會元》記載:“我有三個字送給妳。”壹句蓋幹坤,壹句斬斷人群,壹句隨波逐流。“如果妳理解了這三句話,妳就可以進入道。
雲門寺占地面積1.2萬平方米。整個建築莊嚴、典雅、寧靜,風格獨特,寺廟內香火繚繞。除去發布池,還有65,438+080多個大廳和大廳。寺內有多處國家重點保護文物,其中最著名的是達汗韶州雲門廣泰禪寺匡真大師的碑文,距今已有65438萬多年的歷史。雲門寺前有觀音山,後有桂花湖。每年秋天,到處都是桂花,這裏壹片燦爛的景象。
乳源峽谷
廣東乳源大峽谷位於乳源縣西南68公裏的大布鎮。大峽谷貫穿韶關大布鎮和英德博羅鎮,全長15公裏,最深處超過400米,沿途風景優美。原來,大峽谷的位置只是山溝裏的壹個小盆地。由於燕山造山運動的影響,地殼承受著地塊隆起的膨脹力,部分地塊開裂沈降形成裂谷,距今已有654.38+00萬年的歷史。由於乳源屬於石灰巖地貌,大峽谷中有許多洞穴,石灰巖和紅砂巖的成因非常相似,因此大峽谷的地貌與丹霞山的地貌非常相似。
大峽谷有黃山的奇觀——下雨時從山上湧出的雲,在山間漂流,宛如置身仙境;有華山之險——千步天梯1386;這裏有張家界的壹景——幽深的山谷,峰巒疊嶂,倒映著綠色和光輝。
大峽谷兩側是高角度的懸崖峽谷,非常陡峭。峽谷中出露的巖石是3億多年前形成的沈積巖,主要是致密而堅硬的石英巖。大峽谷的頂部看起來像壹個大堤,山谷表面寬約600米。平靜的大埠河從東南向西北蜿蜒,在這裏突然飛流而下形成瀑布,氣勢恢宏,令人嘆為觀止!瀑布下有壹個很深的水池,池水壹直沿著大峽谷流出英德博羅鎮,流入北江。距離大峽谷約20公裏處,有壹個中國罕見的石英砂溶洞——景峰洞。洞內奇石種類繁多,風格迥異,與石灰巖溶洞相比獨具特色。
南嶺國家森林公園
南嶺國家森林公園總面積273平方公裏。位於乳源瑤族自治縣與湖南交界處。其主峰石坑幹海拔1902米,為廣東省最高峰。廣東的第二和第三高峰位於這裏,它被稱為“廣東屋脊”。公園裏有著名的景點,如小黃山、沁水谷和瀑布。南嶺山脈連綿不斷,保留著廣東省最完整、最遼闊的原始森林,保存著最完整的自然生態系統,是嶺南天然的生態保護屏障。目前,南嶺國家森林公園已發現植物2000多種,野生動物200多種,國家壹、二級保護動植物82種,是華南虎最後的棲息地。活躍在這裏的珍稀物種構築了“廣東的物種寶庫”和“南嶺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土地”,也向生態旅遊和探險愛好者展示了四季流轉的美景——春天櫻花笑靨如花,杜鵑花滿山紅;夏天,太陽被濃蔭遮蔽,溪水流淌;秋天,紅葉絢爛,漫山遍野;冬天多霧又冰冷,像極了北方的風景!
馬巴倫遺址
馬壩人遺址獅子山位於衢江區城區西南2公裏處,著名的馬壩人頭骨發現於1958。“馬壩人”是介於中國猿人和現代人之間的古人類。它是654.38+20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人類。它為完善中國原始人類發展序列提供了相當重要的信息,是廣東省迄今為止唯壹的古人類化石遺址。1977年,獅子巖兩座石山之間出土了大量新石器時代的文物,被命名為“石霞文化”,使獅子巖聞名遐邇。
1960年,馬壩人遺址被韶關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61年10月,馬壩人遺址被廣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壹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馬巴倫遺址和石霞遺址被評為“20世紀100項考古新發現”;2001年6月,馬壩人遺址和石霞遺址合並,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馬壩人遺址景區是廣東省著名的大型考古旅遊景區,集山、水、洞、巖於壹體,融考古與旅遊、知識、娛樂為壹體。景區分為前山和後山。千山主洞是馬壩人化石出土的地方。在銀燕和桂花巖等洞穴中,塑造了馬壩人時代原始人類生活的雕像和石霞文化時期先民的生活狀況。後山有趙胤寺和大型石灰巖洞,禪宗六祖慧能大師曾在此居住。洞內有各種鐘乳石,令人驚嘆大自然的藝術創造力。還有壹座建築面積2096平方米的馬壩人博物館,裏面陳列著許多古人類化石、動物化石和新石器時代的文物。
九龍十八潭漂流
在雄偉的南嶺山脈南麓,著名的大瑤山下,有壹條美麗的烏江,它發源於湖南臨武,從宜章由北向南流入廣東最北的縣級市樂昌,經韶關流入北江。
烏江從石平鎮到樂昌市有60多公裏,屬於河谷地貌。這條河從大瑤山奔流而下,河岸陡峭,山谷幽深,森林茂密,河流蜿蜒曲折。有九長灘(指水急落、河窄的地方)和十八灘(指水急落、水流淺、多石的地方),古稱樂昌峽、長峽,又稱為湖西九長灘,自然風光多姿多彩。“漢龍”最窄的地方在老龍和新龍之間,河水似乎被大山擠壓,只能讓下壹艘船通過。最危險的是垂下。海水如箭,水下礁石叢生,離龍尾十幾米處有壹座雄偉的崔偉城墻。最奇怪的是白芨灘。河中央有數以千萬計的鵝卵石,形狀像小雞,如壹百只小雞在玩耍。當水上漲時,會發出陣陣聲音,就像壹百只雞在壹起唱歌壹樣。最美的地方在梅隴和景隴之間,這裏山高谷陡,石紋各異,自然灑脫,雜樹叢生,盤根錯節,藤蔓相連。壹年四季顏色不同,河水清澈,水波悠長,可謂山川相映。
九龍十八灘從大瑤山下的群山中穿過。由於山脈的擠壓,河道只有幾米到幾十米寬。景區以奇峰、秀水、怪石、叢林等自然風光為主。沒有人為的堆砌和刻意的雕刻。河兩岸有許多高山、深谷、60度以上的山谷斜坡,有些幾乎是直立的,河中央有奇怪的巖石。交錯的牙齒,岸邊高聳的古樹,和成片的梅林,沿途的風景如畫而美味,具有美麗的水,奇怪的峽和危險的海灘的獨特魅力。
九龍十八灘漂流旅遊不同於長江、黃河的探險漂流,也不同於漓江的遊船觀光旅遊。這是壹個集娛樂和欣賞為壹體的漂流項目。遊客可以乘坐動力橡皮艇穿行在水流湍急的海灘上,新鮮、刺激、好玩、有驚無險又安全。經過發展,很快成為遊客喜愛的遊樂項目和廣東省旅遊熱線景點。1988被列為全省四大旅遊精品之壹,1993被評為省級風景名勝區,被國家旅遊局認定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雲峰雲髻山
雲髻山旅遊區為省級自然保護區,主峰海拔1438.8米,為珠江三角洲最高峰。她既有南方鐘靈的美麗風景,又有北方雄偉的山脈。2006年,雲髻山旅遊區被授予“廣東省最美鄉村示範區”稱號,在“2006年最受歡迎的國內(國外)旅遊目的地”大型讀者投票活動中,雲髻山旅遊區被評為“最佳自駕遊目的地”仁者樂山,智者樂水”,紀昀山以其雄偉的原始山脈和神聖而潔凈的水,使世界各地的遊客悠閑地陶醉,如進入夢鄉。
紀昀有許多奇怪的山峰和巖石。獅子峰雄偉壯觀,玉女山自由灑脫,酒壺耳峰栩栩如生,五指山直沖雲霄...漫山遍野姿態各異的象形巖石,或人或獸,或站或蹲或倚,千姿百態,美不勝收。回望主人,呆頭大象敬禮,金龜朝聖,猿人石,母象等。,都栩栩如生,栩栩如生。最獨特和神奇的天狗,望著月亮誕生了,俯瞰萬象,使人們感嘆大自然的神奇。
紀昀山是新豐江的源頭。東進的新豐江水儲存在新豐江水庫,滋潤著下遊惠州、東莞、深圳、香港等地的成千上萬人。區內新豐河源頭的三疊瀑布落差1.28米。幹凈的源水從天而降,落在巖石上,就像祖母的雲頭發,整天漂浮著,沖下來,非常壯觀。巖石場景中的劍龍瀑布,水沿著狹窄的凹槽向下傾斜,就像壹束接地到天空的銀線,這是壹個奇跡;芭蕉風雨的詩韻,漂浮的青龍瀑布,飛翔的龍飛瀑布等瀑布可謂三步壹景,五步壹景。
紀昀壹年四季都風景如畫。春天賞山花。春天是壹片多彩的海洋。滿山都是壹簇簇的無名山花和野花,色彩斑斕,展現著大自然生命的綻放和延續。了解夏天的風,夏天是壹個郁郁蔥蔥的世界,山風吹過,瀑布之間,給人清涼的感覺;看秋天的紅葉,秋天是紅色的日子,金色的楓葉成排。大山用最樸實的方式用火熱情歡迎八方遊客;冬天踩在冰雪上,冬天是壹個翡翠色的世界。冰花、冰串、冰雪晶瑩剔透、白雪皚皚。
紀昀的森林、雲海、湖水和溫泉是另壹大特色。這裏森林茫茫,植被茂密,有寄生樹、巖石上的竹子、麻雀等奇觀,可謂千姿百態;這裏的雲海翻騰,如棉絮、地毯,人在其中心曠神怡,宛如飄入仙境;海拔800米的鴛鴦湖猶如壹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群山之中。這裏的溫泉水色清澈,含有氟、鉀、鈉等多種微量元素,具有良好的療養和保健功能。
諸暨古香
南雄珠璣巷,位於縣城城北東部,位於323國道南雄至江西大余公路9公裏處的沙水村。這條車道南起駟馬大橋,北至鳳凰大橋,全長1.5公裏。它是武陵南北古梅關古道的必經之路,古樸風貌猶存。珠璣巷有三街四巷,即珠璣街、潘琪街和馬仔街。竹絲巷、黃茅巷、鐵爐巷、臘巷。有38l戶1742居民。現存的姓氏有哪些?謝、曾、黃、鐘、來、劉、陳、郭、周、董、雷、戴、張、楊、歐陽、李、王、熊等。共有19個姓氏,其中雷為畬族姓氏,其余為漢族姓氏。
關於珠璣巷的名稱,據清道光四年(1824)戴希倫《直隸南雄府誌》載:“珠璣巷名始於唐代張敞。在常之前,他是南雄巷的孝子。它的祖先,兒子,七代同堂。宗寶禮皇帝在位的第壹年,他聽說了他的孝心,並送給他壹枚珍珠戒指。避尊祠堂,改居諸暨巷。”關於珠璣巷的名稱,有壹個討論,是明代屈大均寫的,民國時期黃慈伯在中山寫的。
近年來,南雄市珠璣鄉人南遷後裔聯誼會籌備委員會派工作人員到珠三角各市縣調查收集姓氏家譜。根據順德、番禺、南海、東莞、中山等市縣姓氏的族譜和宗譜,記述了珠璣巷名稱的由來,這也與《直隸南雄府誌》中的名稱相同。(節選自《古今珠璣巷》)
車八嶺自然保護區
舉世聞名的車八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廣東省韶關市始興縣,面積7545公頃。是保存較為完整、面積較大、分布集中、原始性較強的中亞熱帶原始常綠闊葉林精華所在地,在世界上具有典型性。這是壹顆鑲嵌在中國南方的綠寶石。
有珍稀鳥類和動物1550種,包括華南虎、雲豹、蘇門羚、海南千鳥和水鹿等,其中珍稀瀕危44種。野生植物1928種,其中珍稀瀕危植物8種,主要有伯樂、傘子和野生大豆等。這片綠色海洋中有無數的生物物種。這裏壹年四季鳥語花香。冬天過後草不枯,春天過後花仍盛開,壹年四季果實成熟。每年秋天,“紅葉勝二月花”的森林風光更是迷人,偶爾還能欣賞到冬日銀裝素裹的景象,盡顯大自然的生機。
車八嶺自然保護區風景秀麗,自然景觀多姿多彩,獨具特色。目前,區內自然博物館、原始森林漂流、原始森林探險、瑤寨風情、野生植物園、茶園、梅園、野生觀鳥等旅遊活動超過10次,各具特色。在景區漫步,壹睹大自然的風采,包括山、水、巖石、森林和古代;英雄,幽靜,危險,異國情調和美麗,遊客可以品嘗到回歸自然的山野味道,有數千種味道,令人愉快和有趣。
回歸自然,回歸自然。車八嶺自然保護區以其幽深的山谷和參天的古樹吸引著世界各地的遊客。這裏不僅是科學研究、教學實踐和環境教育的理想場所,也是旅遊度假、避署療養、吟詩作畫、享受大自然情趣的勝地。
百丈崖峽谷漂流
百丈崖峽谷漂流位於中國著名的大寶山,緊鄰京珠高速公路,從沙溪出口到漂流起點需要15分鐘,乘車到北方佛教聖地南華寺僅需10分鐘。地理位置極其便利。被譽為“京珠第壹漂”。大寶山植被茂盛,林木參天,古藤蜿蜒,竹林密布,彩蝶成群,溪水清澈,山中鳥鳴鳥飛。這是壹次難得的漂流探險,是享受自然、回歸自然、重拾童趣的首選。漂流河全長約3公裏,落差100米。漂流河沿岸有十幾個環流。在60分鐘的漂流過程中,妳可以享受在原始森林山谷漂流的刺激,也可以欣賞到原始森林山谷的山、水、林、花、石、池、鳥和魚的美景。
滿堂客家大衛
滿堂客家圍位於廣東省韶關市始興縣隘子鎮,北至始興縣城、西至韶關市區約65公裏,處於車八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小坑國家森林公園之間。
滿堂客家圍建於清道光五年。現在,盡管已經過去了170多年,但任何高大的墻壁都沒有下沈和開裂現象,這真是獨壹無二的民間建築之壹。據說從道光五年到鹹豐九年用了28年。被譽為“廣東最大圍屋”和“嶺南最大住宅”,占地面積1.3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近2萬平方米。它具有“三大功能、九大奇觀”的特點,是住宅建築中“方圍”系列的傑出代表。
乳源碧北瑤寨
碧北瑤寨是乳源民俗觀光的好去處。碧北,原名“別北”,是乳源瑤族自治縣瑤族聚居鎮,位於乳源縣城東北約50公裏的大瑤山腹地。碧北瑤族是瑤族的壹個支系,是生活在美國、泰國、法國、緬甸、老撾等地的瑤族的發源地。
遊覽碧北瑤寨時,可以欣賞瑤山迷人的風光,觀看熱鬧的瑤族歌舞,領略古老的民族風情,品嘗獨特的瑤族美食。後山的瑤寨村建有獨特的樹皮房和竹樓,依山而建的吊腳樓也是獨壹無二的。除了瑤語,客家話也是瑤族地區常用的語言。瑤族人民穿著他們自己繡的五彩斑斕的服裝,男女都能很好地唱歌和跳舞,用山歌表達他們的愛。他們熱情好客,用香甜的瑤山茶、香濃的竹筒飯和自制的姚佳水酒招待客人。
歌謠是瑤族口頭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民歌壹樣,瑤族樂舞起源於勞動和宗教。現在,瑤族長鼓舞和銅鼓舞已被搬上舞臺,受到群眾的歡迎。民間保留下來的傳統體育項目有掰手腕、摔跤、氣功、爬刀山、武術等。每年的十月初壹至農歷十五,是乳源山瑤族的“十月朝”節,又稱“十月會”,是乳源山瑤族慶祝豐收的傳統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