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河南省洛陽市新安縣屬於哪個省哪個市

河南省洛陽市新安縣屬於哪個省哪個市

屬於:河南省洛陽市新安縣

新安縣位於河南省西北部,洛陽市西部,北臨黃河,與河南省濟源市及山西省垣曲縣隔河相望;南與宜陽縣接壤;西與澠池縣及義馬市為鄰;東與孟津縣及洛陽市毗連。地處北緯34°36′至35°05′,東經111°53′至112°19′之間。 總面積1160平方千米。總人口49萬人(2003年)。郵編:471800代碼:410323區號:0379拼音:Xin'an Xian。

新安歷為九朝古都洛陽畿地和西方門戶,地扼函關古道,東連鄭汴,西通長安,自古為中原要塞,軍事重地。當代,隴海鐵路及310國道、連霍高速公路橫貫東西,更成為連接祖國西北、華東及華北間的重要通道。

新安地處豫西淺山丘陵區,境內地形復雜,山地、丘陵、河谷川地等各類地形齊全。地勢自西北向東南、自西向東逐漸降低。綜觀全貌,黃河橫於北,秦嶺障於南,中間四山(荊紫山、青要山、邙山、郁山)夾三川(青河川、畛河川、澗河川)。總的特征是:“山高,嶺多、河谷碎,七嶺、二山、壹分川”。

新安山地主要分布於西北部新安澠池交界地區,包括曹村、石井、峪裏3個鄉的大部分。這裏群山綿亙,峰巒重疊,巖石裸露,溝谷幽深。多為石質中、低山區,壹般海拔700~1000米,最高點海拔1384.7米。山地總面積222.6平方公裏,占全縣總面積的19.2%。

荊紫山新安丘陵為全縣主要地形,分布於澗河南北二嶺及畛河北岸等廣大地區。這裏嶺坡連綿,溝壑縱橫,地勢起伏,切割嚴重,多為黃土覆蓋。壹般海拔300~400米。面積833.6平方公裏,占全縣總面積的71.8%。

新安境內自北向南有黃河、青河、畛河、金水河、澗河等主要河流,其沿岸均有河谷川地分布。這裏地勢平坦,河渠縱橫,為農作物主要產區。除澗河岸川平地較為寬闊外,其余河谷均比較狹窄,壹般海拔200~300米,川平地面積104.1平方公裏,占全縣總面積的9%。黃河、畛河川平地現大都被小浪底庫區蓄水所淹沒。

全縣土地總面積1160.3平方公裏,折合174.05萬畝,人均土地3.57畝。耕地多分布在海拔200~400米的地帶,總面積52.9萬畝,占土地總面積的30.4%,全縣人均耕地1.1畝,略低於全省平均水平。

新安縣屬北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由於受太陽輻射、地形地勢和季風影響,各種氣象因素變化明顯,四季分明。可以用四句話加以概括:“春季少雨天幹旱,夏熱雨大伏旱多,秋高氣爽寒來早,冬冷風多雨雪少”。境內氣候的突出特點是:光熱資源充足,潛力大,降水時空分配不均,以幹旱為主的災害性天氣時常出現。

由縣城至周圍各縣、市的距離

正東:距洛陽市郊區界21.5公裏,距洛陽市(老城)35公裏;

正西:距澠池縣及義馬市界17.5公裏,距澠池縣城41公裏,距義馬市27公裏;

正南:距宜陽縣界12.5公裏,距宜陽縣城25公裏;

正北:距黃河(與濟源界)35公裏,距濟源縣城72.5公裏;東南:距洛陽市界20公裏;

東北:距孟津縣界25公裏;

西南:距宜陽縣界15公裏;

西北:距黃河(與垣曲界)55公裏,至垣曲縣城約90公裏。按鐵路裏程計:縣城東距洛陽28公裏,距省會鄭州152公裏,東北距首都北京847公裏。

新安歷史

新安是河洛文化的主要發祥地之壹,有實物為證的歷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從秦時置縣推算,迄今也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早在幾十萬年前,中華民族的祖先就在這裏生息和繁衍,創造了光輝燦爛的古代文明和華夏文化。相傳黃帝、炎帝曾在這壹帶活動,因而人們又稱新安為“表裏山河”、“帝王之鄉”、“華夏之祖”、“炎帝之根”。境內有多處仰韶文化遺址,有著名的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最大的墓誌銘博物館——千唐誌齋,還有漢函谷關、王喬洞、洞真觀等人文景觀。“詩聖”杜甫《三吏三別》中的《新安吏》就是寫於新安,也許詩人不會想到,自己飽含酸楚的壹筆竟成為今日繁華的映襯和烘托。

千唐誌齋據史書記載:新安置縣於秦時,取新治安寧之意。隋置谷州,因縣境有谷山。1936年復新安縣名。故址在今促池境內,屬宏農郡,漢代因之,東晉末分置東垣縣,北周保定間置中州,建德間廢,改置新安郡。隋開皇改郡為谷州,後谷州與新安郡交相代替,大業初省東垣入新安,唐貞觀間移治於今新安,後不復變。唐宋以來長期屬河南府(或路),直至清末。民國初,屬河洛道,以後道撤,直屬省轄。建國後屬洛陽專區,現為洛陽市轄縣。

2000年,新安縣轄5個鎮、8個鄉。分別為城關鎮、石寺鎮、鐵門鎮、磁澗鎮、五頭鎮;石井鄉、倉頭鄉、北冶鄉、曹村鄉、正村鄉、南李村鄉、西沃鄉、峪裏鄉。

2005年,新安縣鄉鎮區劃調整:撤銷峪裏鄉,其行政區域劃歸石井鄉管轄,石井鄉政府駐地不變;撤銷西沃鄉,其行政區域劃歸北冶鄉管轄,北冶鄉政府駐地不變;撤銷廟頭鄉,其行政區域劃歸鐵門鎮管轄,鐵門鎮政府駐地不變。(河南省民政廳雖曾批準過新安縣設立廟頭鄉,但實際上廟頭鄉並未正式成立。)

截至2007年12月1日,新安縣轄5個鎮、6個鄉:城關鎮、石寺鎮、鐵門鎮、磁澗鎮、五頭鎮;石井鄉、倉頭鄉、北冶鄉、曹村鄉、正村鄉、南李村鄉。

先民們刀耕火種的頑強,黃帝鑄鼎祭天的虔誠,老子騎青牛入關的超然,楊仆移取函關的豪壯,杜甫憂國憂民的長嘆,化鯉講學的謙謙風範,張鈁、康有為蟄廬煮酒品茗、縱論天下的朗朗風神,更有陳謝兵團冰橋飛渡、決蕩中原的雄師勁旅;黃帝密都青要山,道教聖地荊紫山、爛柯山、扼要踞險的漢函谷關、石刻唐書千唐誌齋天地悠悠,風雲激蕩,沐紫氣、披秦月、撫漢垛、謁北魏石窟、品唐風宋韻在新安大地上,掬壹捧水,就能聆聽到壹段動人的故事;抓壹把黃土,就能感觸到歷史脈搏的律動。新安窯,屬鈞窯系,燒瓷時間歷經宋金元三代,所燒器皿有盤、碗、爐、瓶、罐等,以盤、碗占絕大多數。

行政區劃

新安縣轄5個鎮、6個鄉:城關鎮、石寺鎮、五頭鎮、磁澗鎮、鐵門鎮、石井鄉、倉頭鄉、北冶鄉、曹村鄉、正村鄉、南李村鄉。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

城關鎮

2006年,轄6個居委會、27個村委會:東街居委會、西街居委會、中街居委會、城關居委會、江莊村居委會、暖泉居委會、北關村、河南村、上河村、南莊村、寨灣村、厥山村、大章村、王莊村、馬溝村、陳灣村、宋村、石廟村、後峪村、塔地村、牌樓村、林莊村、古路村、楊嶺村、上楊村、王溝村、西高村、東高村、尤墳咀村、趙溝村、安樂村、劉村、火蟲驛村。

石寺鎮

2006年,轄19個村委會:石寺村、磨五村、李村、蘆家溝村、蒿子溝村、西溝村、孟莊村、谷堆村、高莊村、林嶺村、窯院村、上燈村、下燈村、渠裏村、賈溝村、西沙村、北嶺村、胡嶺村、軫河新村;~400_長城鋁業公司洛陽鋁礦居委會、~401_義煤集團新安煤礦居委會。

五頭鎮

2006年,轄27個村委會:五頭村、河北村、仝溝村、蔡莊村、馬頭村、獨樹村、大窪村、尚莊村、孫家坡村、二郎廟村、寨前村、王府莊村、倉上村、廟上村、馬荊扒村、梁村、亮坪村、胡溝村、包溝村、寺上村、北溝村、神堂村、小莊村、黨家溝村、胡張溝村、官嶺溝村、望頭村。

磁澗鎮

2006年,轄31個村委會:南窯村、掌禮村、柴灣村、禮河村、下元村、奎門村、趙窪村、八裏村、尤彰村、楊鎮村、遊溝村、侯溝村、八陡山村、蘭窪村、楊家窪村、東皇村、申窪村、陳古洞村、前窪村、嶺東村、寺溝村、閆灣村、李子溝村、姚家嶺村、石人窪村、小河口村、江溝村、五裏嶺村、黃窪村、龍渠村、梨園村。

鐵門鎮

2006年,轄31個村委會:鐵門村、玉梅村、溝頭村、西蔡村、蘆院村、韓都村、廟頭村、龍澗村、崔家莊村、董溝村、雲頂村、薛村、高溝村、高平村、槐林村、東窯村、省莊村、辛莊村、鹽倉村、克昌村、土古洞村、老君洞村、蔡東村、陳村、劉河村、南高莊村、晁村、楊樹窪村、後劉嶺村、劉楊村、郭溝村;~400_洛陽黃河水泥集團居委會、~401_洛玻集團砂巖礦居委會。

石井鄉

2006年,轄29個村委會:石井村、蓮花村、潭上村、前口村、山頭村、南腰村、印頭村、廟上村、井溝村、元古洞村、太平莊村、黑扒村、胡莊村、沙沃村、楊家莊村、龍潭溝村、寺坡山村、五頃村、拴馬村、介莊村、莊頭村、安裏村、郭窪村、西嶺村、岱眉村、南溝村、東山底村、王家溝村、峪裏村。

倉頭鄉

2006年,轄20個村委會:養士村、王村、東嶺村、郭莊村、河西村、南街村、孫都村、黃窪村、東溝村、寨上村、張村、曲墻村、廟東村、中溝村、趙溝村、範溝村、雲水村、新倉村、河窯村、陳灣村。

北冶鄉

2006年,轄32個村委會:柿樹嶺村、灘子溝村、馬行溝村、張官嶺村、核桃園村、北冶村、甘泉村、嶺後村、賈嶺村、裴嶺村、駱嶺村、劉黃村、劉溝村、元門村、關址村、碾坪村、楊溝村、澗溝村、王嶺村、望古垛村、倉西溝村、平王村、安橋村、東溝村、下阪峪村、石山村、西地村、崔溝村、五元溝村、高莊村、三王莊村、竹園村。

曹村鄉

2006年,轄23個村委會:曹村、紙房村、下村、圪塔村、小溝村、山查村、老莊嶺村、田嶺村、山碧村、倉田村、田園村、岸上村、城崖地村、大扒村、前河村、黃北嶺村、石板嶺村、廟嶺村、馬尾嶺村、袁山村、小寨嶺村、北莊村、二玉村。

正村鄉

2006年,轄21個村委會:正村、北上莊村、北嶽村、中嶽村、南嶽村、許窪村、北王莊村、石泉村、北溝村、西溝村、後地村、古村、金溪村、東郭峪村、西郭峪村、刁嘴村、太平村、十萬村、白墻村、上坡村、西白村。

南李村鄉

2006年,轄30個村委會:,南李村、劉邦村、懈寺村、郁山村、下阪峪村、趙峪村、晁莊村、南林莊村、南郭莊村、南張村、仙桃村、陳屯村、馬溝村、王墳村、石渠村、蘇屯村、韋莊村、掛溝村、李溝村、任窯村、鐵李村、窯場村、江峪村、十裏村、江村、孫窪村、梭羅村、東花溝村、荒坡村、花溝村。

洛新工業園

2006年,轄5個村委會:孝水村、寒鴉村、老井村、何莊村、磁澗村。

縣城壹角2003年全縣總人口484107人,全縣平均人口密度為418人/Km2。2003年全縣人口自然增長率為5.21‰。其中農業人口382449人,占總人口的79.00%,非農業人口101658人,占總人口的21.00%。全縣城鎮人口為101658人,占總人口的21.00%。其中縣城關鎮鎮區人口80122人、鐵門鎮鎮區人口6043人、石寺鎮鎮區人口8359人、磁澗鎮鎮區人口4303人、五頭鎮鎮區人口2831人。

2004年全縣總人口49.08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0.16萬人,農村人口為38.82萬人,城鎮化率為24.4%。2004年比上年凈增6657人,根據新安縣計劃生育部門提供的規劃期末人口預測,2005—2010年綜合增長率在0.84%,2011-2020年綜合增長率在1.35%,預計2010年末縣城鎮人口為24.5萬人,2020年縣城鎮人口為32萬人;2010年末全縣總人口將達到62.65萬人,2020年末總人口為73萬人。

2021年4月,新安縣上榜2021中國特色美食百佳縣市榜第12名。

2021年1月,第四批河南省食品安全達標縣(市、區)名單出爐,新安縣上榜。

2020年11月,中央文明辦公布了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入選城市名單,新安縣獲評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

2020年7月,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重新確認新安縣為2020年國家衛生鄉鎮(縣城)。

2020年6月,新安縣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河南片區)。

2020年5月,國家發改委公布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示範名單,新安縣榜上有名。

2020年3月,賽迪顧問發布了2019中部地區縣域經濟百強榜,新安縣位列第32名。

2019年3月,新安縣列入第壹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晉冀豫片區)。

2017年12月,新安縣上榜2017中國最具投資潛力特色魅力示範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