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摩梭人是納西族的壹個分支嗎?

摩梭人是納西族的壹個分支嗎?

請看:

摩梭人簡介

摩梭人是寧蒗歷史悠久的古老民族之壹。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西漢時期的丁原,即公元前65438年。自《後漢書》以來,漢語的所有史書中都有“摩梭”的記載。在寧蒗,建國前後各族人民都稱他們為“摩梭人”。1950年,麗江地區各族各界第二次人民代表大會文件明確記載:“參加會議的摩梭人有13人”。9月5日,1956,麗江專員辦在給雲南省民委的《關於設立寧蒗彜族自治縣的報告》中五次明確提到“摩梭”。即“彜族聚居的寧蒗、涼山包括摩梭、彜、西番、漢等十二個民族”,“全縣有彜、摩梭、漢、西番、彜、藏、白、鐘家、納西、苗、白、回等10個民族”。該報告由省人民委員會轉交國務院,並批準在寧蒗實施。1956 9月20日,寧蒗彜族自治縣成立大會隆重宣布全縣有彜族、摩梭族等十二個民族。從65438年到0959年,中共寧蒗工委辦公室編著的《寧蒗概況》多處提到“摩梭人”。但後來,國家有關部門將生活在雲南寧蒗等地的摩梭人歸類為納西族,將生活在四川鹽源、木裏、延邊等地的摩梭人歸類為蒙古族。多年來,廣大摩梭幹部群眾強烈要求解決民族名稱問題。寧蒗縣黨政機關和摩梭人多次通過多種形式和渠道向黨和國家有關部門客觀反映,迫切要求盡快恢復摩梭族名。寧蒗縣第五屆、第六屆、第七屆人大代表先後在五屆人大壹次會議、六屆人大壹次會議、七屆人大壹次會議、七屆人大四次會議上多次向大會反映恢復摩梭民族的建議,特別是在七屆人大壹次會議上, 恢復摩梭人國籍問題作為雲南省人大代表團的幾項重要建議之壹提交全國人大。 在摩梭人的強烈要求和縣委、政府等各族群眾的反復反映下,引起了上級的重視。9月1989日,省人大常委會派出由道副主任帶隊的省人大民委工作組赴寧蒗調研。19 2月6日,工作組向省委、省政府和省人大常委會提交了關於恢復寧蒗摩梭人姓名的報告。在省委、省政府和省人大常委會的重視下,省人大常委會於4月27日召開七屆十壹次會議,會議審議通過的《寧蒗彜族自治縣自治條例》確認其為摩梭人,並於6月27日正式頒布實施。而且每個摩梭人都有合法的居民身份證。

摩梭人

摩梭人屬於納西族,主要生活在雲南省寧蒗縣和四川省鹽源、木裏等縣,人口約4萬人。寧蒗的摩梭人口超過15000人,主要居住在瀘沽湖附近的永寧壩子。摩梭人的語言、服飾和婚俗與金沙江以西的納西族不同。

寧蒗縣摩梭人的家庭組織多為崔玉、新營盤、大興、紅旗、虹橋等地的父系家族,與其他民族雜居。在瀘沽湖附近的永寧居民區,仍有母系夫妻的遺跡。孩子住在母親家,他們的血統是按照母系計算的。男不娶,女不嫁,只締結“阿夏”(夫婦)關系。

摩梭人習慣依山傍水而居,房屋全部為木質結構,在當地俗稱“木屋”。傳統風味食品有五花肉、酸菜魚、蘇裏瑪酒等。摩梭人的傳統節日有春節、端午節、潮汕節、祭祖節、牧業節、祭地節等,其中以春節和潮汕節最為隆重。每年農歷七月二十五日,永寧的摩梭人會穿著盛裝步行或騎馬去祭拜瀘沽湖畔的神女山,這座神女山被稱為“竹女山”。在此期間,將舉行賽馬、摔跤、二重唱等活動,並在山上野餐,摩梭青年男女將趁機與阿夏交朋友。

摩梭人的原始宗教被稱為“大巴教”,與麗江納西族的東巴教關系密切。但是,大巴教的發展比東巴教慢,其形式比東巴教更原始,基本保持了原始部落宗教的特征。達貝斯姆以巫師達巴的名字命名。它沒有系統的教義和經文,沒有宗教組織和寺廟,只有幾十種念經,還有另壹種占蔔術(俗稱數天之書),用32幅不同形式的原畫和文字書寫。

摩梭人擅長歌舞,流行的舞蹈是“甲居舞”(俗稱跳跳)。“A”是美麗的意思,“Ju”是跳舞的意思,意思是在美麗的時間跳舞。摩梭人的民間音樂和舞蹈是傳統文化的壹部分。摩梭人的音樂,除了葬禮歌詞外,壹般都是高亢豪邁的。固定的音樂曲調有阿哈巴拉、馬達達、打麥、表演麻、葬禮旋律、搖籃曲、寶石女神贊歌和加措闊,即打炮曲。

摩梭人的樂器有笛子、葫蘆絲、嗩吶、鼓、鈸、提琴鼓、手搖銅鈴、口弦等。在上述樂器中,最常用的樂器是笛子,七八歲的男子和牧羊人都可以吹奏。在永寧趕馬的旅途中,笛子也是驅散寂寞的親密夥伴。葫蘆笙是壹種少數人在跳躍時可以使用的樂器。其他樂器主要包括達巴和喇嘛在舉行祭祀儀式時使用的樂器。

摩梭舞蹈絢麗多彩、內容豐富,具有鮮明的摩梭舞蹈色彩和濃郁的民族特色。有壹種說法是摩梭人會跳七十二種舞蹈,這表明摩梭人的舞蹈種類豐富。

今天,隨著265,438+0世紀人類社會的發展,母系家族形式仍然存在於被稱為“神秘女兒國”的瀘沽湖沿岸,這是中外學者和遊客最神秘和有趣的摩梭文化現象之壹。

在母系家庭中,母親主宰壹切,女性在家庭中有崇高的地位。這個家庭的所有成員都是母親或祖母的後代。在家庭中,沒有男人結婚,沒有女人結婚,女人壹生都和母親生活在壹起。男子晚上去阿霞家,壹大早就回娘家生產生活。這被稱為摩梭人的“走婚”。而女方在家中,等待男阿霞晚上來訪,家庭成員都是母系親屬,沒有父親血緣的成員。財產根據母性繼承,家庭成員的血統完全按母系計算。家庭中翁婿、婆婆、妯娌、姑姑、姑父之間沒有任何關系。家裏姐妹的孩子都是自己最親的孩子。不關心對方母親的姐妹也被稱為母親,她們被親生父親稱為“叔叔”。

母系家族的第二個特點是“舅舅掌管禮儀,母親掌管財富”,這是母系家族的權力劃分形式。家庭節日、大型交流或交易以及婚姻和愛情以外的社會交往都由我的叔叔或其他有能力的男性成員決定,而家庭財產的保管和使用、生產和生活安排、壹般家務和接待客人則由我的母親或家庭中聰明、有能力和有聲望的女性決定。摩梭人有句諺語:“天上飛的鷹最大,地上走的大叔最大”。妳可以從格言中看出我叔叔的社會地位。摩梭母系家庭的男女成員是平等的,這反映了家庭成員之間的合理分工。他們認為,整個社會的合理分工必然會帶來社會的穩定和發展,而壹個家庭的合理分工必然會促進家庭的經濟發展和文明程度。

母系家族的第三個特點是摩梭人認為,因為家族的所有成員都具有相同的母系血統。此外,摩梭人顯著的道德意識,即崇拜母親的觀念的傳播和推廣,所有家庭成員都親切和諧,尊老愛幼,以禮優先,慷慨謙遜。摩梭人那裏的社會風氣還不行。從縱向和橫向關系來看,他們都講文明禮貌,他們培養了摩梭人的溫柔熱情,舉止端莊,男性慷慨重義,女性深情內斂,社會團結和諧。

它的第四個特點是母系家族壹般不分家或很少分家,而且母系家族壹般人口眾多,十幾個到幾十個不等。人多有利於家庭分工,可以從事各方面的工作,家庭容易致富。在摩梭人的傳統觀念中,分離意味著對祖先和老人的不尊重,意味著爭奪財產。這是壹件非常可恥的事情,會受到世人的斥責。因此,即使是幾十人的母系家庭也充滿了歡樂祥和的氣氛。孩子們有壹個快樂的童年,受到許多母親的喜愛。毫無疑問,老人們安享晚年,享受天倫之樂。

輸入21

在21世紀的文明時代,無論在外國還是在中國,許多家庭都在不斷地進行“口水戰”和暴力,充滿了家庭“戰爭”,以至於老人和年輕人受到虐待,他們的生活得不到保障。然而,瀘沽湖沿岸的摩梭人仍然保留著古老美麗的母系家庭,這裏的家庭和睦、社會和諧、母系家庭中更多的無情殺戮和暴力,以及和諧和平的氛圍,都值得稱贊為“東方母系文化家園中最後壹朵紅玫瑰”。

母系家庭

母系家族的成員從十幾個到幾十個不等,通常超過十個。這些家庭成員是壹個或多個祖母的後代。

家庭中的成年男女“男不娶,女不嫁”。晚上,女人在家接待另壹個家庭的阿秀,而男人則出去和另壹個家庭的阿秀住在壹起。所生子女均歸女方所有,血緣關系按母系計算,財產按母系繼承。

壹個母系家庭由最有能力、最公正和最有聲望的女性安排生產、生活和保管財產。摩梭人稱此人為“義都達布”或簡稱“達布”。家人對大布的安排絕對服從。達布是母系家族的首領,負責所有內部和外部事務。“達布”往往是自然產生的,沒有任何選舉或儀式。母系家庭中的男性通常以叔叔的名義開展活動。他們盡力幫助達布,參與整個家庭的所有活動,共同維護母系家庭。由於他們共同的生活和工作,他們與姐妹的孩子的關系比與親生父親的關系更為密切和特殊。

瀘沽湖摩梭人的母系家族成員,無論其表兄弟姐妹如何,都被視為壹個母親所生。在成員中,祖母和他們的兄弟姐妹是唯壹的祖先。摩梭人稱這壹代的男性為“阿普”,女性為“阿依”。只有媽媽叔叔阿姨。媽媽叫“阿亞”或“阿壩”,叔叔叫“阿武”。年齡較小的學生只有相同的母親、兄弟姐妹、姑姑和表兄弟姐妹。同壹個母親、兄弟姐妹被統稱為“阿姆”,而弟弟妹妹則分別被稱為“格裏”和“戈米”。小啊的孩子稱他們的生父為“阿達”、“阿博”或“阿武”。所有家庭成員都團結和睦,為“私房錢”而分家是壹種恥辱。他們壹起工作,壹起討論事情,具有濃厚的民主氣氛,尊重集體意見,尊老愛幼,特別是對老弱病殘給予特別的照顧和尊重。同時也沒有婆媳之類的矛盾,彼此之間也很少有爭吵和爭執。在摩梭人的母系家族中,長期以來形成了壹套約定俗成的傳統觀念和道德規範,即養育子女是母親及其兄弟的共同責任。年輕壹代應該盡到贍養母親和兄弟姐妹的責任。如果妳不遵守“舊規則”,妳將沒有“良心”,並將受到社會的批評、譴責甚至懲罰。最近的親屬是母親和她的姐妹兄弟,而親生父親相對較遠,沒有必要的聯系,也沒有明確的贍養責任和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