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俗女養成記》:40歲的陳嘉玲讓我明白人生沒有什麽來不及

《俗女養成記》:40歲的陳嘉玲讓我明白人生沒有什麽來不及

01

孩子睡著的壹些間隙,斷斷續續看臺劇《俗女養成記》,笑中有淚,淚中有笑,值得壹看。

我想問問大家,如果壹個人已經40歲,坐標壹線大城市,無婚無房無孩,工作繁瑣且收入壹般,戀愛關系雞肋,看不到未來。

妳,會不會感覺迷茫而焦慮?

《俗女養成記》裏的陳嘉玲,就是這樣壹個處境。

02

先來說說這部劇口碑有多好。作為臺灣自制劇,它創下了10多年來自制劇最佳收視率,豆瓣評分9.1。

沒有霸道總裁,沒有成功逆襲,只有濃濃的愛和親情從不缺席。

影片非常細致地刻畫了主人公,在滿足他人期待和自我需求之間的掙紮,焦慮,最終找到突破口的過程。

如果《請回答1988》是妳心中的小太陽,那《俗女養成記》壹樣能在細節和平凡中讓妳可以看到自己。

03

故事是通過兩條線展開的,首先呈現給我們的是40歲的嘉玲。

從臺南小地方壹路努力讀書到臺北,可打拼了近二十年,她對臺北還是沒有歸屬感。

畫面開始,她便無奈地自嘲:“大家好,我是個生活在臺北,卻永遠成為不了臺北人的陳嘉玲。”

雖然在壹家公司做董事長秘書,看起來又靚又颯,可實際上每天周旋於出軌的老板和極度有控制欲的老板娘之間,疲憊不堪。

壹方面要時刻24小時on call 做監視老板出軌的臥底,另壹方面又要幫老板安排情人的酒店機票行程,到處圓謊,這壹切讓她覺得分裂。

交往四年的男友,雖然看起來條件很好,但是彼此之間缺乏交流,連親密行為都不想再有,越來越和室友沒有區別。

壹次同學聚會回來,她趁著酒意和男朋友求婚成功,卻未曾想,自己的準婆婆是個幹涉狂,從婚紗到裝修,壹壹需要按照她的要求來。

面對這壹切,嘉玲遲疑了,她覺得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在她的內心,熟悉的故鄉壹直在召喚自己,她辭去工作,毀掉婚約,回到了臺南。

陳嘉玲的回歸,不是簡單意義上的逃跑,她在尋找真正的自己。

04

妳看,這多麽像我們的中年人生:

壹事無成,愛情受挫,奮鬥了大半輩子,生活還是壹灘爛泥。

可是劇裏的陳嘉玲,卻有壹股莫名其妙的執著和拼勁。

她辭了職,和男友分了手,回了鄉下老家。

在外人看來,這無疑是最loser的中年模版。

可她卻不服輸地說: “我人生的下半場才剛開始。”

回到老家後,她憑借著流利的外語,考取了英文導遊證,找到了壹份英文導遊的工作。

她用所有的積蓄買下了小時候總是躲著走的“鬼屋”,即使家裏人都說她瘋了,她也毫不在意。

從設計外觀、空間布局到家具挑選,親力親為,熱情地裝扮著屬於自己的家。

幸運的是,她遇到了壹份青梅竹馬的愛情,小時候的玩伴懂她、愛她、包容她。

40歲了,經歷了失業、失戀後,她依舊樂觀、熱烈地活著。

05

這部劇有壹句話,我特別喜歡,也是我想跟妳們說的:

“這輩子其實很長,長到妳可以跌倒再站起來,做夢又醒過來;

這輩子其實很短,短到妳沒時間勉強自己,沒時間再去討厭妳自己。”

看了她的故事,我才明白:

只要開始就來得及,願我們能用自己喜歡方式過壹生。

丟丟姑娘,初三畢業班語文老師,業余碼字還愛做美食。希望把平凡的生活過得生動有趣壹些,祝福看到這篇文章的妳,比我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