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青島理工大學怎麽樣?

青島理工大學怎麽樣?

簡介:博士學位授予機關國務院表彰“全國就業工作先進單位”、首批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50強)、教育部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改革示範高校(99強)入選共青團中央“全國大學生創業示範園區”(29強)、全國“1165438”。計劃”入選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院校,是山東省培養應用型基礎人才知名高校建設單位。青島理工大學,壹所具備推薦優秀應屆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學位資格的大學,是壹所工學結合、土木建築、機械制造、環境能源特色鮮明、理、工、經、管、文、法、藝協調發展、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相結合的多學科大學。學校是山東省重點建設的以培養應用型基礎人才為特色的名校。歷史沿革學校前身為“山東省青島建築工程學校”,創建於1952年2月。6月1953由山東省劃歸中央人民政府重工業部領導。6月1960,升級為“山東冶金學院”,開始招收本科生。此後,學校的隸屬關系幾經變動,辦學水平有升有降。1978更名為“山東冶金工業學院”,恢復本科招生,隸屬冶金工業部。1985年9月更名為“青島建築工程學院”。1993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1998 11 10月劃歸山東省領導,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地方管理為主”的管理體制。2004年5月更名為“青島理工大學”。2005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建校以來,學校建立了專科、碩士、博士培養體系,為社會培養了110000多名理工科、管理類高級人才。辦學資源學校現設有市北校區、黃島校區、臨沂校區三個校區。市北校區位於青島市區,黃島校區位於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臨沂校區位於沂蒙革命老區費縣。學校占地面積約2165500平方米,學校建築面積1003400平方米。圖書館藏書約265,438+30萬冊。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3.44億余元。目前在校大學生29773人,全日制博士、碩士研究生1.7萬人。師範學院現有教職工2360人,其中專任教師1497人。擁有博士學位的教師479人,擁有碩士學位的教師873人。高級專業技術人員198人,副高級技術人員427人;博士生導師42人,碩士生導師418人。現有“海洋環境混凝土技術”創新引智基地(國家“111計劃”)。特邀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6人,俄羅斯科學院外籍院士1人。目前有國家級人選3名,“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4名,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獲得者3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3名。泰山學者優勢學科領軍人才1人,泰山學者10人,山東省高校首席專家6人,山東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2人,山東省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青島市創新領軍人才4人。全國名師1人,全國模範教師1人,全國優秀教師7人,山東名師11人。學科專業學校有19個教學院系。有59個本科專業,18個碩士學位授權壹級學科,62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6種碩士學位授權點,15個碩士學位授權點,1個博士學位授權壹級學科,7個二級學科博士點,2個壹級學科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擁有冶金渣高效資源化利用國家和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工業流體節能與汙染控制教育部共建重點實驗室、海洋混凝土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465、438+0個國家、省部級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基地)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擁有山東省高校藍色經濟區工程建設與安全協同創新中心、快速制造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青島示範中心、北京大學-青島理工大學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與城市治理協同創新基地、海爾-理工博士後工作站研發基地、山東省大學生創業教育研究基地。學校建設了土木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建築學、給排水科學與工程等4個國家級專業,環境工程、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工程管理等13個山東省品牌專業,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6個試點專業,山東省“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3個試點專業。教育部地方高校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山東省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發展支持計劃試點專業2個。5個專業通過了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的教育評估。機械與現代制造、建築能源與環保安全、建築與環境設計等專業群獲批山東省高水平應用型重點專業(群)、通信工程專業群、工程管理專業群、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群,獲批山東省高水平應用型自費生專業(群)。同時,依托名校工程,學校啟動16重點專業建設。科研服務學校堅持把學科建設作為培育核心競爭力的關鍵,緊貼社會需求,突出土木、建築、機械、環境、管理等專業優勢和特色,實現國家級學科平臺建設的突破;在海洋環境混凝土與防腐材料、水汙染控制與廢水資源化、大型鋼結構建築與抗震、大型地下工程與防災、冶金節能減碳生產技術與裝備、城市公共安全、城市規劃與建築設計等研究領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優勢。“十二五”以來,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973計劃”、國家重大科技水專項等國家、省部級科研項目371項。學校7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德國專家維德曼教授獲得國家科技-國際合作獎2010。壹批標誌性研究成果在三峽工程、青藏鐵路、高速列車、青島膠州灣跨海大橋、海底隧道、青島地鐵等重大工程建設中發揮了積極作用。資助體系學校有壹整套“獎、貸、助、補、減”的資助體系,包括國家獎學金、國家勵誌獎學金、國家助學金、省政府獎學金、寶鋼獎學金、校長獎學金、校董事會獎學金、新生獎學金和宗宜章先生獎學金,通過獎學金、困難補助、減免學費、勤工助學、國家助學貸款等方式進行扶貧。為歡迎優秀學生報考我校,鼓勵優秀學生努力學習,幫助優秀困難學生順利完成學業,學校設立了青島理工大學新生獎學金。大壹獎學金根據當年具體申請情況選擇,分為兩個檔次:壹等全額獎學金,15000元/人;二等獎學金,7000元/人。就業創業2012我校榮獲國務院表彰的“全國就業工作先進單位”;2010-2011被評為全國50所就業經歷典型高校;近年來,學校先後獲得全國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全國青年就業創業工作先進集體、山東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等14項榮譽。作為山東省首批“大學生創業示範院校”,我校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獲批“國家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2014年獲批山東省大學生創業孵化示範基地。2015獲批山東省大學生創新創業教學示範中心建設;2016年被教育部授予“全國首批50所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被科技部授予“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改革示範高校”、“國家眾創空間”;2017年被共青團中央授予“全國大學生創業示範園”。國際交流學校廣泛開展國際交流工作,拓展國際交流渠道,擴大對外交流,註重加強與國外教學和研究機構的學術交流關系,定期舉辦國際學術會議,與國外80多所大學和研究機構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友好合作關系。我校與美國、德國、法國、英國、意大利、韓國、日本、愛沙尼亞、馬來西亞、泰國、臺灣省、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大學有交流項目。每年有超過65,438+000名學生通過不同項目出國學習和交流,開闊了他們的國際視野,強化了他們的國際思維,提高了他們的全球競爭力。同時,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100多名外國學生來我校學習,為校園增添了國際化的氛圍。發展願景學校貫徹黨的辦學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遵循高等教育規律;倡導學術民主與創新、社會公正與以人為本,秉承“百折不撓、剛毅負重”的科大精神傳統;培養高素質的高素質人才,服務社會經濟建設發展。“十三五”期間,我們將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學術特色鮮明、省內壹流、國內知名的高水平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