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電影東方紅李有原的扮演者

電影東方紅李有原的扮演者

《東方紅》是壹部由陜北籍電影導演何誌銘導演的電影。影片通過歌舞概括地表現了中國***產黨成立後,中國人民在中國***產黨和毛澤東的領導下,所進行的反帝國主義、反封建主義、反官僚主義的艱苦卓絕的革命鬥爭。這部史詩選擇了各個革命階段最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件,使它成為中國人民謀求解放的歷史縮影。這部音樂舞蹈史詩是為慶祝中華人民***和國建國15周年而創作的。北京、上海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等七十多個單位的音樂舞蹈工作者、詩人、作曲家、舞臺美術工作者,以及工人、學生、少先隊業余合唱團三千多人,以滿腔的革命熱情成功地創作了這首革命史詩。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依照中國革命的歷史進程集。

劇情簡介:

近期,陜北籍電影導演何誌銘將這個普通農民創作《東方紅》的故事搬上了熒幕,並憑借該片,獲得第五屆中國國際微電影節最佳導演獎。談及獲獎,他說,我與故鄉血脈相連,我是用鄉愁在創作。

要讓壹詞壹句都有出處“火紅的太陽漸漸從莽莽群山中升起,破除了陜北高原冬日清晨的嚴寒,萬丈光芒溫暖的照在了李有源身上,他面對著太陽熱淚流淌。”這是將全片推向高潮的壹場戲,何誌銘提起這些鏡頭仍興奮不已。“太陽和人的關系,實際上就是***產黨和人民的關系,是陜甘寧邊區與李有源的關系。”何誌銘說,只有追尋李有源壹生的軌跡,才能讓觀眾理解壹個普通農民如何能寫出大時代的頌歌。

從陜北民歌《探家》《麻油燈》到《白馬調》《移民歌》,《東方紅》的最終形成經歷了漫長的演變過程。為了尋找到這壹詞壹句、壹聲壹調的來歷,何誌銘查閱了大量的資料,走訪了各類專家與李有源的後人。“最需要下功夫的不僅是拍攝,而是生活原型的歷史真實性,並如何與微電影所反映的藝術真實無縫對接。”何誌銘說。

抱著這樣嚴謹不茍的拍攝態度,何誌銘及劇組人員在黃土高原的刺骨寒夜中等待太陽初升;為了還原場景制作壹條標語通宵達旦;在棗樹林裏補拍夜戲,被撲面棗刺劃傷了臉頰,割破了衣褲……

這些努力,最終使影片收獲了業界與觀眾的認可。李有源的孫子李錦鵬觀看了電影後,眼含熱淚地對何誌銘說:“反映我爺爺創作《東方紅》的影視作品很多,但最真實的還是這壹部。”

電影東方紅李有原的扮演者

李政飛

出生地:榆林

出生日期:1980年

畢業院校:神木高等戲校

性別:男

1980年出生於陜西榆林榆陽區,大專,陜西省音協會員,中國陜北民歌研究會會員,1995年考入神木高等戲校,2002年考入西安市廣播電視大學音樂教育系。現從事陜北民歌研究和演唱工作,自由音樂人。

李政飛熱門歌曲:

《咱們的領袖毛澤東》

《山丹丹花開紅艷艷》

《秋收》

《走三邊》

《吉祥腰鼓》

《東方紅》等

選手經歷及獲獎情況:

2001年獲榆林地區首屆酒文化節酒曲大賽銀獎;

2002年獲榆林地區迎新春大賽金獎;

2003年獲陜西省農行銀聯“金穗卡杯”銀獎;

2003年獲陜西省第十三屆“群星獎”大賽銀獎;

2003年獲陜西省中集影視大賽銀獎;

2003年獲陜西省第五屆聲樂大賽民間組金獎;

2004年獲“大寶杯”全國第十壹屆青年歌手電視陜西賽區“最佳新人”獎;

2004年由陜西人民廣播電臺錄制《陜北民歌》專輯《酒曲》;

2005年獲“雙維、花溪灣”杯陜西民間歌手電視大獎賽銀獎;

2005年獲首屆陜北電視歌手大獎賽民族唱法金獎;

2005年獲第三屆全國南北民歌擂臺賽“十大民歌王”稱號;

2005年被中央電視臺“魅力中國”欄目挑戰信天遊評為“魅力之星”;

2005年由文化部直接點名邀請參加第四屆天目山森林旅遊資源博覽會,與著名歌手劉和剛,吳瓊、歌唱家魏金棟、高音、於淑珍等同臺演出。同時得到了著名歌唱家王昆、白秉權、中國音樂學院院長金鐵霖、陜西省文聯主席趙季平、陜西省音協主席賀藝等專家的好評。被稱為陜北地區最優秀的男高音民歌手;

2005年11月參加了江蘇電視臺魅力60秒節目的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