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岐山縣的名優特產

岐山縣的名優特產

紫皮大蒜

岐山縣蔡家坡地區被譽為大蒜之鄉,有白皮蒜和紫皮蒜兩種,以紫皮為最優,色澤鮮亮,蒜體肥大,蒜汁濃粘,味道鮮美,香辣適口,是馳名省內外的土特產品,運銷西北和華北各省。種植面積5000畝,年產量1萬噸。

大蔥

以鳳鳴鎮楊村年產最為稱著。其特點為株粗、質地密實、味辛、蔥白長。壹般身長50公分,徑粗2公分。楊村農民幾乎家家栽種。每年種植面積約在百畝以上,總產10萬公斤。

紅蘿蔔

鳳鳴鎮倉頡廟紅蘿蔔以其色紅、味甜、黃芯細小而久負盛名,人稱“透心紅”。壹般身長20CM,徑粗2CM。種植面積年均2000畝,年產量6300噸。

大棚西瓜

縣內以故郡、大營、孝子陵等鄉鎮為主區域,發展設施大棚西瓜近萬畝,總產量萬余噸。其優點上市早、個大、皮薄、糖分含量高,無公害,增產增收效益顯著,已培植為當地農民增加收入的新途徑。

辣椒

縣內所產辣椒以細長、均勻、色澤紅鮮、辣味鮮美為主要特征。原種植僅供食用。解放後人民政府重視辣椒生產,品種不斷更新,面積不斷擴大,80年代初,躍為縣內“拳頭”農副產品,成為主導產業。常年面積穩定在5萬畝左右。暢銷港澳和東南亞地區,被譽為“辣中之王”。

岐山掛面

岐山手工空心掛面選用優質小麥特粉,經揉條、搓條、上棍等10多道工序精制而成,工藝獨特,面條細白,質地細膩,耐煮味香,食用方便,是岐山地方名吃之壹。全縣手工掛面產地主要在小營村、宣旗營村太子村、寺崖頭等村,已發展年加工掛面100噸以上的大戶25個,年加工掛面2噸左右的專業戶1600個,手工掛面在當地已成為壹種產業,成為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除手工掛面外,還發展了西安立亞食品公司、岐山縣秦風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等掛面加工企業近10戶,年產優質掛面3萬多噸。

岐山“三絕”

岐山面食文化源遠流長,幾千年的傳承發展,其臊子面、手工搟面皮(以八畝溝最為有名)、鍋盔號稱岐山“三絕”,特別是臊子面以其:“薄、筋、光(描述面條);煎、稀、汪(描述臊面湯);酸、辣、香(描述味道)”九大特點,飲譽三秦,名揚華夏。臊子面是當地紅白喜事、走親訪友不可或缺的待客美食,主要是得益於塬上甘醇的地下水、自釀的醋、自產的辣椒、菜籽油、小麥以及豬肉,還有考究的制作工藝。另外,岐山鍘面、辣子面也非常有名氣。岐山的其他名吃舉不勝數,有禦京粉(搟面皮的近親,制作工藝與口感不同)、甑糕、酒麩(用煮熟的小麥佐以酒曲發酵而成的風味小吃)、蜂蜜粽子、豆花、燒餅夾面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