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聖誕大餐:聖誕節的節日食物有哪些?

聖誕大餐:聖誕節的節日食物有哪些?

首先是外國小吃。

西蘭花奶油奶酪和梨杏湯(西蘭花奶油奶酪&;梨杏仁湯)

材料:壹個250克西蘭花,壹個大洋蔥,兩個韭菜,40克碎黃油,855毫升高湯,150克低脂軟奶酪,兩勺15毫升優質燕麥粥,四個去皮梨,175克烤杏仁,5.70毫升牛奶,鹽和新鮮黑胡椒。方法:1。將西蘭花切成小朵,莖切成小塊。放入燉鍋(我認為是炒鍋),加入黃油,將其溶解,加入韭菜,洋蔥和西蘭花(葉子不放)。攪拌均勻,燉10分鐘(出汗),加入梨。2.加入燕麥片並攪拌,逐漸加入杏仁和牛奶。加入湯汁和調料。攪拌均勻,慢慢煮10分鐘。趁著湯涼了,把葉子蒸5分鐘。3.將湯和軟奶酪放入處理器(我認為它是攪拌機)中攪拌。加入菜葉,重新加熱。搭配法式面包食用。

然後是粵菜。

香酥蓮子包

它是用半發酵的面粉和酥心(糕點)對折為皮,以蓮蓉為餡,包成圓形蒸熟而成。它的皮色潔白,層次分明,柔軟而微涼而堅韌,香甜可口。粉果是用湖粉包裹蝦、豬肉和其他混合餡料,並將其制成角蒸。皮薄白,柔軟半透明,能看到角落裏的餡料。餡料好吃又甜。這種產品歷史悠久。明末清初,屈大均所著的《廣東新話》壹書中描述了廣州的飲食習俗:“將白米浸泡半月,放入白粳米中,此處為碾米,以豬油潤之,亮而薄,內填茶醬、竹脂(筍)、肉粒、鵝膏,謂之粉角。”20世紀20-30年代,餐館和茶館競相創造名牌菜肴來吸引顧客,茶室E姐的壹位女面點師創造的粉果是最好的,被稱為E姐粉果。上世紀40年代,茶香室倒閉,E姐的後人轉戰大同酒家,於是E姐粉果成了大同酒家的名小吃。20世紀50年代後,主要的茶館和餐館也將其作為茶點。紅粉果已成為羊城的壹大亮點。

菱角蛋糕

它是用菱角粉和糖水混合蒸的。荸薺,粵語中又稱馬蹄,故名。它的顏色是茶色的,半透明的,可以折疊而不開裂,它柔軟光滑,清爽堅韌,味道極其甜美。這種產品在廣州的泮溪餐廳最有名。因為它位於盛產馬蹄的盤口。生產的馬蹄粉粉質細膩,晶體大,口感香甜,可制成各種小吃、零食。用它制作的菱角糕是攀西酒家的傳統名菜,四季皆宜。

倫教蛋糕

它是由米漿經發酵和蒸煮制成的。其餅體晶瑩潔白,表層光滑平整;內眼孔縱橫相連,均勻有序;柔軟光滑,香甜可口。該產品因起源於順德縣倫教鎮而得名,已有數百年的歷史。清代鹹豐所著的《順德縣誌》載:“倫教餅,前文人隔百裏,泊於舟中。事實上,當時只有壹個知名人士。在華豐圩橋旁邊,河底有壹塊石頭,有壹股清泉。其家宜置石洗糖,澄清除濁,不為他人所用。”不過,後人在煮糖時采用了加蛋清除濁的方法,這種做法壹直流傳下來,並隨著華僑的足跡流傳到東南亞各地。

蜂巢芋頭角

用芋泥做皮,豬瘦肉、蝦肉、香菇等。油炸後制成餡料,裹成牛角,放入油鍋中油炸。它的皮膚顏色是金色的,表層密布著小眼睛,看起來像壹個蜂窩。外皮酥脆,內層軟滑,餡料微多汁,好吃又香。該產品是茶葉市場上的必備小吃,在廣西和海南很受歡迎。以廣西荔浦產的芋頭為最佳,故又稱荔浦芋頭角。

打肉丸

打丸子是壹道營養豐富、風味獨特的客家湯品。以新鮮牛肉或瘦豬肉為原料,配以土豆粉、胡椒粉和調味料。將鮮肉用厚鐵墊剁成糊狀,加入調料,擠成肉丸,與豬骨湯壹起文火熬制。柔發加丸嫩滑酥脆,風味獨特,深受老少喜愛。

蘸鴨

鴨蘸鴨是客家人夏季的美味佳肴。五月和七月是鴨子上市的季節,因此您可以在客家城鄉隨時品嘗這種美味的時令菜肴。

蘸鴨以嫩鴨為原料,撒上生硬鴨、蒜、醋、糖、糯米為配料。將鴨子宰殺,去內臟,洗凈,焯水,抹上新鮮豬油,切成長方形塊。然後將其浸入硬油、黃金或大蒜醋中,這種醋具有獨特的風味。

蜜汁烤肉

傳統菜肴。制作方法是:將去皮的半肥瘦肉切成蔬菜,放入瓦鍋,用調料腌制45分鐘,用燒烤圈串起來,放入烤箱烤30分鐘至熟,淋上糖漿,再烤2分鐘。這道菜的肉外鹹內甜,略帶蜂蜜味,瘦肉焦香,肥肉香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