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請問家樂福的經營特點和主要優勢

請問家樂福的經營特點和主要優勢

家樂福簡史

家樂福公司1958年成立,總部在巴黎。1963年在巴黎郊外開設第壹家以食品為主、營業面積達到2500平方米的超大型超市(hypermarket簡稱HM)。從此,家樂福以超大型超市(HM)為主在法國國內順利的發展和壯大。1999年家樂福在全球的總店鋪數達到4441家,銷售額達到2451億法郎,成為當年全球第二大零售業企業。

從店鋪發展來看,『家樂福HM年代別店鋪數推移表』反映了家樂福的HM在全球的發展狀況。比普通超市還要大的HM雖然在經營上取得了成功,但是,由於與中小零售店的摩擦與紛爭使政府不得不出面調停,家樂福公司敏銳地預感到政府將要出臺限制大型零售店的政策,以及國內市場的日趨飽和,60年代末開始涉足海外市場。

1969年家樂福進入荷蘭,1970年進入瑞士,1972年進入英國、意大利,1973年進入西班牙。但是很快又退出了荷蘭和英國。2000年家樂福在歐洲***有HM321家。占總店數的62.25%,其中法國占55.58%的份額。之後雖然家樂福也進入到東歐其他國家,但是它開始把眼光投向其他洲。

1975-1997年家樂福主要在中南美洲發展。2000年在中南美洲的店鋪數達到112店,占總店數的21.79%,主要集中在巴西和阿根廷。1996年開始進入亞洲發展,2000年亞洲總店數達到81店,主要集中在臺灣、中國大陸和韓國。

從銷售額來看,1999年法國國內的銷售額占總銷售額的62.3%,法國以外的歐洲占21.7%,中南美占10.7%,亞洲只占5.3%。因此可以說直到家樂福進入日本以前,他的主要收入來源仍然是包括法國在內的歐洲。

但是,從表中我們也可以看出,整個90年代歐洲的店鋪數量保持在壹定的水平沒有大的增長,而亞洲市場卻在不斷成長,而且有呈幾何性增長的趨勢。重點發展亞洲勢在必行。而日本是亞洲最富裕的國家,家樂福也壹直很看重日本市場,由於日本也有與法國的『Loi Royer 法』相似的限制大型零售業的『大店法』,使得家樂福沒有能早早的進入日本市場。但是,2000年5月日本終於取消了『大店法』,家樂福終於有了進入日本市場的機會。於是才有了1999年12月8日在東京都附近的千葉縣開店的可能。

家樂福的經營特點與競爭優勢

家樂福能夠成為全球第二大零售企業,維持起增長能力與又是的模式可以從壹下總結成幾點。

(1) 低價戰略

零售業***通的競爭優勢就是低價格戰略,家樂福也不例外。從60年代在巴黎郊外開設第壹家HM開始,就以其低價格戰略著稱。家樂福的最大特色是通過與生產企業直接交易的方式實現比競爭企業便宜2-5成的低價格戰略。

60年代正是戰後法國經濟高度成長的時期,但是伴隨著石油危機以及法國消費者購買力的上升,通貨膨脹率達到14%,家樂福商品的低價格戰略起到了抵消通貨膨脹的效果,受到消費者的歡迎,因此HM在法國取得了成功。

(2) 規模化經營

家樂福從第壹家店開始就是2500平方米的大店。但是法國壹般超市的定義面積是400㎡-2500㎡,2500平方米以上的就稱為超大型超市了,現在超大型的零售企業越來越多,家樂福在日本開設的第二家店就達到29941平方米,接近3萬方平米。大規模的特點就是商品品種繁多集客能力強,同時實現低價格化。

(3) 連鎖經營模式

家樂福的經營模式就是連鎖經營。前文中已經提到,1999年家樂福在全球的總店鋪數就達到4441家。連鎖經營的特點是能實現規模效應,即統壹進貨形成的議價優勢,是維護低價格政策的手段之壹。

(4) 選址模式

通過『家樂福HM年代別店鋪數推移表』看家樂福在全球的店鋪分布情況以及對各國成功事例的分析,可以確定存在壹個***通的市場條件,無論是歐洲的西班牙,南美洲的巴西、阿根廷以及亞洲的臺灣、中國等國家和地區,家樂福都是以壓倒的優勢戰勝本地的同類零售業,奪得該國或地區的銷售額排名的前幾名。

縱觀家樂福公司的成功的原因,可以發現家樂福投資的國家或地區都是不發達的地方。總結這些地方的投資特點整理出以下幾個***同點:

第壹,擇投資開店的地方都是壹些零售業比較薄弱或者落後的國家和地區;

第二,政府對大型零售業沒有限制;

第三,當地沒有大型連鎖超市;

第四,地價相對便宜能夠得到充分的空間;

第五,當地沒有家電或者服裝等的專賣店。

(5) 開店戰略

家樂福的口號是『郊區包圍市中心』的戰略。壹般店址都選擇在離市中心20公裏、壹小時車程的範圍內開設3-6家店。其特點是壹方面防止顧客流入市中心,另壹方面從市中心爭奪壹部分顧客。這種戰略模式首先在法國獲得成功,然後推廣到其他國家。例如,臺灣、中國大陸等都是其成功的事例。

家樂福投資標準與日本現實的比較

家樂福的經營優勢

日本的現狀

1.零售業比較薄弱或者落後的國家和地區

2.政府對大型零售業沒有限制

3.當地沒有大型連鎖超市

4.地價相對便宜能夠得到充分空間的地方

5.當地沒有家電或者服裝等的專賣店

6.低價格戰略

7.開店戰略

1.1999年日本『大店法』取消後大型零售店開始飽和,日本是壹個商業發達的國家,零售業態齊全。

2.『大店法』雖然取消,取而代之的『立地法』也對大型零售店有壹定的限制。與其他國家比較日本是壹個對開店限制比較嚴格的國家。

3.家樂福的周圍常常有食品超市,而且日本商店街的生鮮食品由於其新鮮程度,在家樂福的同類商品有壹定的競爭。

4.雖然泡沫經濟破滅以後,日本的地價降低了不少,但是與世界其他國家相比日本的地價仍然很高。

5.但是也許沒有大的家電或者服裝專賣店,但是,日本是壹個家用電器普及率很高的國家,家電的銷售已經不再是企業的盈利源泉,加上日本家電行業的渠道壹體化程度很高,家樂福的優勢難以發揮。

6.日本的流通渠道被認為是既復雜又長的渠道。家樂福雖然實現了與55%的生產企業直接交易,日本零售業從來沒有達到過這個數字,但是即使如此也只是實現了部分商品的低價格化。

7.前文提到的消費支出中生活費下降了,但是上升的是娛樂支出,例如1990年娛樂費占總消費支出的9.6%,2000年上升到10%。雖然上升不多但是與整體消費下降比較,是很大的支出。家樂福希望防止顧客流入市中心和從市中心爭奪顧客的戰略是很難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