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姨家所在的後溝村,三面環山,綠樹成蔭,獨特的地域氣候和醇美水質滋養著肥美的菜蔬瓜果,這裏種出的黃瓜與眾不同,是當地農民伯伯長期培育來的壹種特殊品種,它外表光滑無刺。色澤純綠,肉多瓤少,特別適宜加工黃瓜幹。
走進老姨家的院子,壹家人正忙得不亦樂乎,他們連耍帶笑的滾戰在黃瓜堆裏。在老姨地道純正的平定方言裏,黃瓜幹兒被親切的稱為"幹兒",制作工序也就成了"刮幹兒"、"破幹兒"、"上幹兒"、"幹幹兒",這繞口令式的制作過程吸引著好奇的我,我不由分說加入其中,壹睹究竟。剛采摘的半米左右長度的黃瓜是最適合做黃瓜幹兒的,大家圍著成堆選好的黃瓜開始刮幹,妳瞧他們手裏的刀子形狀象小鐮刀,既能刮去瓜瓤又能剖開刮條,隨著上下翻飛的小刀,嫩綠的黃瓜被分割的勻勻稱稱,那特有的清香味兒也陣陣襲來。刮完了瓜皮,破成了長條,最關鍵的步驟要是黃瓜幹兒的烤制了,也就是上幹兒和幹幹兒。老姨夫的這個行家裏手閃亮登場了。他告訴我,烤黃瓜幹需要壹個晝夜,先要上幹兒,在不足十平方米的磚房裏,熱浪滾滾而來,到處是蜘蛛網般的烤架,上面密密匝匝地掛滿了黃瓜條,50度的高溫讓老姨父汗水漣漣。濃郁的黃瓜香飄溢在磚房裏。
磚房裏老姨夫在辛勤勞作,廚房中老姨也在為我們精心準備美食。別看幹黃瓜看起來蔫蔫兒的,可他經過浸泡後,那皮肉翠綠可愛,表面光潔無皺,就如新摘下的鮮黃瓜壹樣美味!黃瓜幹兒的泡制很有講究,壹定要用冷水浸泡12小時左右,食用時加入蔥絲、食鹽、香油、陳醋,這酸爽的下酒小菜,吃得嘎嘣兒脆清香味直入脾肺,真是別有滋味。那爽口清脆的口感,至今我還不能忘懷!
家鄉的黃瓜幹富含人體必需的糖,氨基酸維生素,鈣、磷、鐵、鉀等多種營養成分,能促進腸胃蠕動,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
幾百年來,家鄉的黃瓜幹延續著最原始的味道,傳承著最古老的技藝,它也將帶領我們勤勞淳樸的家鄉人,走向更加富裕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