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僅憑10幾家店估值10億!蘭州拉面的風口來了?

僅憑10幾家店估值10億!蘭州拉面的風口來了?

近期,餐飲圈都在討論上海的兩家“網紅”蘭州拉面店:陳香貴,馬記永,皆已估值10億級別,特別紅杉資本都拋出橄欖枝。

這兩個品牌目前只有十幾家店面,在沒有達到像市場上這些大品牌門店數量的要求下,他們是如何做到估值如此之高呢?

兩家新面孔的蘭州拉面在上海出現,裝修精致、時髦,刷新了大家對傳統拉面館的認知,客單價壹下子從十塊錢壹碗拔高到26元。

據餐飲O2O觀察,蘭州拉面獲得資本關註並重倉投入的核心要素,就是形象升級+產品組合,提升了盈利能力。

2020年餐飲O2O組織的上海餐飲研學團,走進陳香貴,當時只有三家店,單月最高能做到百萬業績。

01

街邊小吃享譽全球

超壹線城市近2000家

從“壹塊面板兩口鍋、兩條長凳壹張桌”的街邊小吃起家,蘭州牛肉面由市井小店,已發展為遍布全球擁有5萬余家店鋪的大行業和營業收入超過800億元的大市場。

從街邊搭棚設點的簡陋小作坊,到裝修考究的飲食文化標簽,走過百年歷史的蘭州牛肉面已遍布中國內地各大城市,並享有“中華第壹面”的美譽。

據統計,目前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超壹線城市***開設蘭州牛肉面店鋪近2000家,其中上海市有520余家,占比超過四分之壹。

上海為何最多蘭州拉面,據餐飲O2O研學團得知:壹是因為上海人愛吃面,特別好細面;二是早年間很多河南安徽人在上海開了很多家本幫面,融合外地面特別是蘭州拉面的新式面館。

始創於1915年的蘭州牛肉面,以其“湯清者鏡、肉爛者香、面細者長”的獨特風格享譽世界。

正宗的蘭州拉面講究“壹清二白三紅四綠”,壹清(湯清)、二白(蘿蔔白)、三紅(辣椒油紅)、四綠(香菜、蒜苗綠)、五黃(面條黃亮)。

蘭州牛肉拉面早已走出本土,更甚說是走出了國門,據官方統計,目前蘭州牛肉面有百余家“蘭州牛肉拉面”面館走向世界,分布在俄羅斯、加拿大、新加坡、日本、美國、巴西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

普通的白面團十幾秒被拉出寬窄形狀各異的面條、再加上純正的中國味道,被外國人驚呼拉面師是藝術家。

02

發揮擅長點找出基因

升級蘭州拉面品類的陳香貴

陳香貴品牌創立於2020年,從創立之初就擁有火爆的商機人氣,創業市場也相當的不錯,得到了很多消費者的壹致喜愛與認可。

創始人姜軍,在上海的餐飲界沈浮多年,善鉆研愛學習(2019年參加餐飲O2O喜家德研學團),加上自己是甘肅人,發揮自己的基因和擅長點,升級蘭州拉面品類。

據大眾點評顯示,陳香貴在上海開了22家店,還有30家門店將開,勢頭非常兇猛。

行內人士總結陳香貴的成功之處:

1、命名即戰略?搶占蘭州拉面制高點

品牌名是消費者與品牌第壹接觸點,創始人命名給人很強的正宗性,如王老吉、鐘薛高、葉茂中、馬記永等等;陳香貴名字給人不明覺厲的正宗感。

再談品類名蘭州牛肉面,自古以來蘭州是牛肉面正宗的代名詞,搶占蘭州牛肉面品類名稱,直接搶占品類制高點。

2、放大“免費續面”進店理由

在店中間,清晰看到“免費續面”這四個字,它解決對那些想吃面但害怕吃不夠飽的人群的痛點。

值得註意的是,“免費續面”這四個字不是放在菜單上,而是在店最顯眼的裝修上,詞語和畫面的放大,讓這個進店理由更權威。

3、海報主KV產品?信任清晰化

主KV除了展現品牌核心產品外,核心的功能就是讓消費者快速點單。

陳香貴的主海報,就是讓消費者點份牛肉拉面,再點份羊肉串,同時在產品下面也註明信任狀,打消消費者購買疑慮。

4、招牌產品裝修化呈現

門頭三塊吊頂廣告牌進壹步強化產品類型,如鋼釬牛肉串、蘭州小吃、手抓羊肉,這三塊展示,就是讓消費者快速做出選擇。

類似的陳列方式,在很久以前羊肉串,在展示其招牌產品也使用過。

5、廣告語強化蘭州屬性

陳香貴廣告語是:“夢回蘭州”,這句話也在強調其正宗蘭州拉面屬性。

後人陳香貴,出蘭州,離開黃河水,意喻創始人壹個鐵骨錚錚的西北漢子將對“故鄉胃”的念想,化於壹碗碗牛肉面。

03

壹碗拉面賣到26元

正在加速商場布局

內參探訪馬記永蘭州牛肉面,不同於在街邊的門店,這家位置在上海蓮花路地鐵站旁商場的負壹層美食區。

首先,門店的形象就讓人耳目壹新

風格用了飽和的藍色和木色打造,無論是店招、裝飾,還是店員的工服,亮眼的藍色放在整個美食層非常抓眼球。

其次,整體用餐空間幹凈、明亮、精致。

拉面攤位直接擺在明面上,壹進門就能看到,所見即所得。

店裏的桌椅板凳全部大換樣,與整體風格相搭,又有點設計感,打破了蘭州拉面店低端的印象,給人壹種大牌連鎖餐飲門店的感覺。

第三,餐具也做了升級。

餐具采用青瓷大碗,底下放了壹個精致的木托盤。

烤串則放在紅棕色的木盤裏,而非快餐店常用的不銹鋼盤,質感非常高級。餐廳給客戶提供的紅棗茶,也用黃銅材質的杯子。

第四,顧客點單采用電子化的方式,坐在位置上掃碼點餐。

出餐後,由店面服務員直接送到面前。顧客吃完後可以直接線上結賬,完全是自助化的點餐和結賬流程。

這家門店的牛肉拉面並不便宜,牛肉拉面26塊錢左右,有毛細、韭葉等8種面型可以選。

此外,還有烤串、涼菜、肉夾饃等小吃,以及雞蛋醪糟、甜胚子等少量甜品,全部聚焦西北美食。

圖片

以馬記永、陳香貴和張拉拉為首的“創新”蘭州拉面,正在“脫胎換骨”走進商場開店。馬記永在上海已經開了14家店,還有17家待開。

個人覺得馬記永在品宣設計還是下了功夫的,?把現代元素和傳統文化結合得不錯,但在招牌面的品控上還有待加強,畢竟面館只有把面本身做好才是王道,其他的都是錦上添花。

04

與市場同頻

主動變革勝過被動調整

作為餐飲業最大細分業態,特色小吃是當之無愧的“吸金王”,眾多品牌搶灘紅海,競爭激烈。

而我們能做的,就是通過勘查本質思考個體,堅持與市場同頻,主動變革勝過被動調整。

1、品牌連鎖化

營銷大師菲利普·科特勒認為:“品牌是壹種名稱、名詞、標記、設計或是它們的組合運用。其目的是借以辨認某個銷售者或某群銷售者的產品,並使之同競爭對手的產品區別開來。”

在這場紅海市場競爭中,同質化嚴重的餐飲模式讓從業者開始思考,無論是新興品牌還是傳統品牌,要想脫穎而出,只有品牌力才是最難復制的護城河。

唯有做出品牌,才能傲視群雄、領跑行業。

而小吃市場需求大、消費頻次高、產品易標準化、模式易復制,具備做成品牌的基因和潛力,這是很多其他品類所不具備的。同時,具備品牌規模化的企業,大多具備較強的議價權。

壹方面,可以通過規模品牌溢價,獲得消費者的更多認可;另壹方面,可以通過規模化采購,倒逼供應鏈,獲得原材料的議價權。

此外,品牌規模化的小吃品牌,在餐飲外賣等平臺上,也有壹定的議價權和資源支持,比壹般的商家更有優勢。

以麻辣燙為例,麻辣燙作為小吃的經典品類,菜品的原材料、烹飪技術和制作工序都具備快速復制的基因,容易標準化,因此,率先走出了楊國福麻辣燙、張亮麻辣燙等全國性的大品牌。

2、特色小眾取勝

可以說,“求同存異”將成為快餐小吃發展的主流步調——標準化的“求同”與特色化的“存異”同步,支撐品牌的發展。不可忽視的是,地方特色小吃作為小吃產業的重點類型,正在被挖掘出來並不斷被放大。

當然,面對全國近3000款小吃、每個城市地域平均不低於10款知名小吃的情況,選擇差異化競爭並不意味著盲目入局某壹品類即可。流行什麽就選什麽,往往能讓妳付出壹筆高昂的學費。

前幾年貴州羊肉粉很火,但除了貴州,很多人進去後基本都哭著出來了。我們可以通過百度指數看到,羊肉粉的火爆周期只在2016年初到2017年末;而如果對比酸辣粉,妳就更能發現羊肉粉有多麽微不足道。

除了選擇合適的品類外,特色小吃還應在產品、服務、裝修、口味、文化等層面,做到差異化競爭優勢。

實際上,餐飲的特色並不在於味道,畢竟食物吃到嘴裏本質還是壹樣的。之所以有些特色小吃品牌興起,它們更多的是放大了這些維度的競爭力,從而帶來口碑效應。

可見,未來的小吃領域,將不僅僅是壹個地方小吃等那麽簡單,更多的是餐飲服務的“基本功能+主題文化+消費體驗”的平臺型行業,這些加載於產品之上的附加值正是成就品牌的必備要素。

3、“大單品+爆款”取勝

很多傳統餐飲人都存在壹個思維誤區,認為產品多能吸引更多客流,轉化更多消費。

但試想壹下,妳只是為了吃壹頓簡單快速的工作餐,卻迷失在上百款SKU的菜單欄中,妳還有耐心嗎?

因此,小吃品類在保障基本的豐富性上,產品壹定要精簡。但要註意的是,口味雖然是小吃品類消費的第壹關註要素,但“好吃”太抽象,需要用爆款來具象支撐。

特別是對於地方特色小吃而言,“大單品+爆款”的策略更容易占領顧客的認知,內部效率也會得到有效的提升。

壹方面,單品品類相對多品類,食材采購會變得簡單許多,產品中心對單個菜品的研發與實踐也會更頻繁,因此質量更可控。同時,單品聚焦更利於品牌傳播,更有機會搶占品類第壹。

另壹方面,火爆單品引流量,優質選料留客源。爆品的核心是“單點切入”,即切入產品的壹個單點,甚至把它做到非常深、非常強的程度。

這種極致單品、極致單點的模式,就變成了公司的核心商業模式。目前,市場上市值很高的公司大部分是靠極致單品模式成功的。

小結:

目前,蘭州市***有牛肉面品牌1083個,其中連鎖品牌(擁有至少2家門店)242個,開店數量850個,品牌平均開店數為3.5個;非連鎖品牌店841個。

而老品類,重新做,正成為餐飲行業壹個新的風向標。

“品類重做”,並不是意味著拋棄該品類的所有元素,而是在品類基因的基礎上,與時俱進,用品牌化升級品類。

準確地說,是利用該品類在消費者心中的高認知度,賦予壹些能夠緊跟時代潮流的內容,無論是從餐廳環境到用餐體驗,還是營銷和互動。

這或許也是資本所看重的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