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兩個多月我開始靜下心來閱讀紙質書籍,每天閱讀至少壹本書,寫壹篇,精讀加泛讀大概有100多本。我感覺自己的整體能力獲得了提升,閱讀速度、思維能力、自信心、心靈等都有了進步。閱讀紙質書籍和碎片閱讀帶來的體驗完全不壹樣。我以前的碎片閱讀不叫閱讀,叫消遣比較合適。
為什麽碎片信息的閱讀對能力提升有限呢?
碎片化信息不是完全沒有用,也可以給妳壹些啟發,但是非常有限。如果是高手和專家,可以通過碎片化信息,看出微言大義,拓展思維,發現本質,寫出壹篇深刻的文章甚至書籍來。這是功底的差異。他們腦袋裏已經有了很多相關信息的積累。碎片信息帶給他們的是新的靈感和刺激。帶給妳的只有更多的焦慮。
對於新手碎片信息來得快去得也快。看完妳很快就會忘記了,妳沒法跟舊有的知識進行聯系、建構,無法內化,看了跟沒看差不多。只是還搭上了寶貴的時間。得不償失。
如何快速提升自我能力?
(1) 先確定學習的目標和方向。
如果不知道自己要學什麽,以有限的時間去跟無限的知識較勁,就會被海量信息“淹死”。因為不知道學什麽,容易人雲亦雲,看到別人學什麽也學什麽。就好像看到別人買什麽衣服,也買壹樣的衣服。買回來發現不合身。學完發現自己用不上,浪費了寶貴的時間。
(2)先系統化才能碎片化。
確定要學習的目標後,購買相關領域的基礎書籍和經典書籍。最好是紙質書,每天包裏放壹本。隨時可以打開。紙書拿在手上有溫度,翻書過程刺激大腦記憶和思考。而且自己花了錢購買,會更認真的去看。同時我們還可以在書上做筆記。留下自己的思考,下次復習,可以很快喚起記憶。
通過書籍系統化閱讀,建立知識架構。 例如時間管理,我第壹次聽時間管理的網絡課程有些不理解,有些吃力,這是因為沒有底層的基礎知識支撐。就像懸在半空的樓閣,隨時可能倒塌。後來我閱讀了幾本時間管理方面的書籍,再去聽課程的時候,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現在我看到網絡上有關時間管理的碎片信息,就會有新的看法,自動與之前的信息進行聯系,產生新的想法。
(3)對碎片信息進行斷舍離,成為大腦美食家。
如果我們對於網絡上的信息全盤接收,生怕錯過幹貨,就像壹個人暴飲暴食,結果就是消化不良,無法吸收。正如知識管理專家陳偉華所說信息是大腦的食物,我們要像健身的人挑選食物壹樣,給自己挑選精神食糧,做好信息的斷舍離,給自己培養壹點精神潔癖:
1)堅持少而精,有自己的品味。
對網絡信息進行斷舍離,屏蔽負面消極信息。公眾號只留下需要的,同類型的留下2個,不超過3個,優中選優,斷絕不需要的信息。在信息輸入這個環節,壹定要堅持品味,拒絕垃圾食品。
2) 不趕潮流,循序漸進,堅持目標。
要學的東西太多,壹個階段壹個目標,不隨意更改目標,不東施效顰,隨大流。如果妳用自己的底層知識,去直接學高手的框架,妳會很吃力。
(4)學以致用,在實踐中反思總結。
如果看了很多書,做了不少筆記,還有思維導圖,付出了這麽多努力,但是妳不去用,知識還是別人的,不屬於妳。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壹標準。應用是我們學習的最終目的。檢驗壹個人的學習效果,不看他讀了多少書,而是有過多少行動。例如看了《復盤》這本書,我開始對自己的過去進行反思復盤。看了《高倍速閱讀法》我用書中的方法進行閱讀,閱讀效率得到了提高。看了《早起的奇跡》、《4點起床》我開始4點早起學習。當然有的書籍,我還沒有做到。但我會逐步去實踐。所以我們閱讀的時候,最好帶著目的去閱讀。能夠大大提升閱讀效率。
(5)以人為師,堅持群體學習。
壹個人可以走得很快,壹群人可以走得更遠。這個群體的前提必須是正能量、積極的學習群體。我今年退出了所以的負能量群體。加入了易效能時間管理群、萌姐人生管理群、行動派閱讀群。這些群體都是積極的正能量傳播群,大家都愛學習、愛分享,我從別人身上看到了不足,給了我前進的動力。
同時我自己也建立了壹個365奇跡分享群,我們堅持越分享越成長的理念。如果妳身邊都是負能量,妳很難堅持。如果加入壹個積極正能量群體,在妳懈怠的時候,會給妳打雞血。別人那麽成功了還那麽努力,我有什麽理由松懈呢?
人的潛能是無限的,即使是愛因斯坦這樣大量用腦的傑出科學家,大腦的使用率才10%,我相信每個人的大腦都是壹個大寶藏,等著我們的挖掘開采。如果妳有明確的目標,掌握了正確的方法,加上堅持,那麽夢想離妳就不會太遠。
如果妳還沒有到達高手、專家的程度,請對網絡信息進行斷舍離,控制碎片閱讀時間,盡量通過系統化閱讀,建立知識體系。越碎片,越焦慮。越系統,越成長。
感恩您的閱讀,我還在探索的路上,歡迎提出寶貴的意見,希望與您***同成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