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燒烤 - 株洲哪裏好玩

株洲哪裏好玩

今天我看了電視,株洲淥口鎮是個遊玩很有意義的地方!

淥口,淥江出口之地,也是株洲縣城關鎮所在地。它的歷史據查有三千多年,這裏曾出土國家二級文物“西周銅簋”,東漢時伏波將軍馬援南征在此駐軍,三國時東吳和蜀漢以湘江劃界而治,淥口屬於東吳之地。三千多年來的浸潤,淥口早已名滿湖湘乃至整個江南。

淥口,位於湘東地帶,南有淥江緩緩西流,西有湘江向北奔騰。這裏先期屬湘潭縣的壹個古鎮,商業先在淥口設壹總到八總,後才在湘潭設九總到十八總。民國時淥口屬醴陵縣的壹個古鎮,醴陵縣誌載:“為本縣之門戶,水運出入之孔道,凡屬縣產貨物,外來商品,鮮有不從此經過者。”湘東屬富饒之地,水運有煤炭、瓷器、鞭炮、谷米、夏布、生豬、油茶、竹木等出入。

淥口,臨水最高的山當屬白螺山,它因生小白石如螺紋而得名,山下有壹甘泉清冽可口。從整體來看,白螺山更象漢字“山”的中間壹嶺,其北嶺是三鬥嶺(現縣文化局所在地),南嶺是伏波嶺(現伏波公園所在地),這種山勢就象筆架山,筆架即放毛筆的小坨子,我想筆架山的寓意應該是文人輩出的地方了。

伏波嶺,又是很有歷史的地方。從北門進入,前面有壹百多米高的土臺子,據說是漢代伏波將軍征伐南苗的練兵之臺,古戰場已去,歷史卻以地名永記。

伏波嶺上的伏波廟,勾梁畫棟,古色古香,面東而立,接納東方的紫氣,原來香火旺盛。1927年2月3日,考察湖南農民運動的毛澤東曾在此住過壹晚,報告是這樣敘述的:“淥口伏波嶺廟內有許多菩薩,因為辦國民黨區黨部房屋不夠,把大小菩薩堆於壹角,農民無異言。……這事,因為是農會委員長孫小山倡首,當地的道士們頗恨孫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