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的國新辦的新聞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自然生態保護司司長介紹,大熊貓野外種群數量達到1800多只,受威脅程度等級由瀕危降為易危。自1989年大熊貓被列為國家壹級保護動物後,我國幾十年持續不斷開展大熊貓保護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果。
國家保護動物等級是按照我國的《野生動物保護法》劃分的,其中中國特產稀有或瀕於滅絕的列為壹級保護動物,數量較少或有瀕於滅絕危險的列為二級保護動物。保護等級是由專家們經過研究討論決定的。
按照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對物種瀕危等級劃分,由高到低劃分為9類:滅絕、野外滅絕、極危、瀕危、易危、近危、無危、數據缺乏和未評估。其中極危、瀕危和易危物種,又被統稱為受威脅物種。
中華人民***和國二類保護動物名錄——鳥類:角赤頸、鵜鶘所有種、鰹鳥所有種、海鸕鶿、黑頸鸕鶿、巖鷺、海南虎斑、小葦彩鸛、白琵鷺、黑臉琵鷺、紅胸黑雁、白額雁、天鵝所有種、鴛鴦、隼科所有種、鷹科其它鷹類、黑琴雞、柳雷鳥、巖雷鳥、鐮翅鳥、雪雞、血雉、紅腹角雉、藏馬雞、藍馬雞、黑鷴、原雞、勺雞、白冠長尾雉、錦雞所有種、灰鶴、蓑羽鶴、長腳秧雞、姬田雞、棕背田雞、花田雞、銅翅水雉、小青腳鷸、灰燕、小鷗、黑浮鷗、黃嘴河燕鷗、黑嘴瑞鳳頭燕鷗、黑腹沙雞、綠鳩所有種、黑頦果鳩、皇鳩所有種、斑尾林鴿、鵑鳩所有種、鴉鵑所有種、灰喉針尾雨燕、鳳頭雨燕、橙胸咬鵑、藍耳翠鳥、黑胸蜂虎、綠喉蜂虎、犀鳥科、白腹黑啄木鳥、闊嘴鳥、八色鶇科所有種、鶴嘴翠鳥、鸚鵡科所有種、小杓鷸、白枕鶴、白鷴、花尾榛雞、黃嘴白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