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揚菜的來歷和典故如下:
揚州,是淮揚菜的主要發源地。淮揚菜最早從春秋時期就已形成,興於隋唐時期,盛於明清兩朝,在清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時到達鼎盛。其中壹個原因是,揚州當時依靠鹽業,經濟十分發達,各地風味美食都薈聚到了揚州。
乾隆皇帝來揚州後,揚州的各大鹽商爭相宴請乾隆皇帝,鹽商們都想在招待皇帝時拿出自己的獨家菜肴,在食材、菜品和廚師技藝上相互比拼,並融合各地美味精華,最終成就了壹道道經典的淮揚菜。淮揚菜以江湖河鮮為主料,以精湛烹飪技藝為支撐,形成了“和、精、清、新”的口味,是文化人的美食。
新中國開國第壹宴就選淮揚菜。1949年10月1日下午開國大典結束後,周恩來總理在北京飯店宴請參加典禮的各方嘉賓600余人,由於北京飯店淮揚菜廚師不夠,專門從京城著名淮揚菜風味的玉華臺飯莊請來了淮揚大廚,做出了新中國第壹宴。總理雖是淮安人,但淮揚菜本身汲取了中國南北美食的精華,口味適中,能照顧到各地嘉賓,也說明了總理考慮事情的周全。
中國的其它菜系
1、魯菜:起源於山東的齊魯風味,是中國傳統的四大菜系(也是八大菜系)中唯壹的自發型菜系,是宮廷最大菜系。魯菜分為兩大派,以海味為主的膠東菜和以山珍為主的孔府菜。
2、川菜:是中國最有特色的菜系,也是民間最大菜系。川菜素來享有“壹菜壹格,百菜百味”的聲譽。川菜在烹調方法上,有炒、煎、幹燒、炸、熏、泡、燉、燜、燴、貼、爆等38種之多。在口味上特別講究色、香、味、形,兼有南北之長,以味的多、廣、厚著稱。
3、粵菜:即廣東菜,發源於嶺南。由廣州菜、潮州菜、東江菜三種地方風味組成,三種風味各具特色 。粵菜特點是豐富精細的選材和清淡的口味。粵菜可選原料多,自然也就精細。粵菜講究原料的季節性,“不時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