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輝煌,號稱東方巴黎。可以通過數據就能看出當時的上海有多輝煌:
在城市人口及硬件規模方面:1931年,上海市人口311萬,全國第壹,全球第五;1949年武漢解放時,武漢三鎮人口僅有102萬,這時候的上海是500萬。1937年,上海發電量為11億千瓦時,占全國總發電量的45.5%。
與城市規模同樣誇張的還有上海的經濟實力:1933年,上海工業產值7.3億,約占全國12大工業城市產值的66%;排名第二的天津僅為7400萬。30年代上海還是亞洲最大的黃金交易中心,世界第三大證券交易市場。
同時,中國第壹部有聲電影《歌女紅牡丹》也是由上海明星公司拍攝,這壹時期,上海發行的電影幾乎壟斷了整個中國電影市場。
詳細介紹:
這壹時期的上海,處於中西方文明交匯的最前線,人們衣著時尚,男士西裝革履,女士旗袍長裙絲襪等屢見不鮮。飛機、汽車、電車方便著上海市民的出行。瀘州老窖、“華生牌”電風扇、“駱駝牌”香煙,全中國乃至全世界任何商品妳都可以在上海買到。
隨著大量西方人在上海經商及定居,英國式、希臘式、哥特式、俄國式。各種風格迥異的西式建築在上海拔地而起,構成了全中國獨壹無二的風采。到解放前上海的城區建築面積已經達到了86平方公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