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蹄糕:是廣東、福州及閩南地區的漢族傳統甜點名吃之壹。
以糖水拌合荸薺粉(荸薺,粵語別稱馬蹄故名)蒸制而成。
馬蹄糕口感甜蜜,入口即化。
其色茶黃,呈半透明,可折而不裂,撅而不斷,軟、滑、爽、韌兼備,味極香甜。
馬蹄糕的來歷:
據傳,唐貞觀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太宗逝,高宗繼位。
嶺南道節度使,素聞廣州泮塘馬蹄、蓮藕、茨菇、茭筍、菱角之名,遂令畫匠作“泮塘五秀”圖,遣吏獻圖及五物於朝。
高宗見圖物喜,令為登基祭祀物。
調露二年賢獲罪武後廢為庶,迫令自殺。
賢有三子,廣順、守禮、守義、光順為樂安王,徙義豐被誅。
守義為犍為王,徙封桂陽。
賢及光順逝後,守義得“泮塘五秀”圖。
垂拱四年守義病,薨前傳圖囑長子承敖避武後誅。
承敖及後人秉祖訓,經賀、梧、安南出海,後晉天福元年入廣州,居隴西直街、聚龍裏。
承敖後裔李訖尋得“泮塘五秀”後,遷泮塘村。
其時,恰逢馬蹄收獲,隆坤按當地習慣鮮食,覺清香甘甜,乃存鮮馬蹄若幹欲待後分食。
無幾鮮馬蹄開始腐爛,隆坤遂用焙面法,講馬蹄去皮搗漿置於釜,慢火焙幹成粉。
將粉水煮成糊分與鄉民服食,皆稱與鮮食馬蹄之感無異。
因其用“泮塘馬蹄”制作,故隆坤稱之為“泮塘馬蹄粉”。
隨後,隆坤就地開辦“泮塘五秀”店,沽“泮塘馬蹄粉”及“泮塘五秀”制品傳售於世。
而“泮塘馬蹄粉”,即為現今的馬蹄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