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燒烤 - 唐代清宮的規模和形制

唐代清宮的規模和形制

音階形式

從文獻記載和實際田野調查,大致可以知道華清宮的範圍是:南至歷山以西的靈修第壹峰(即周峰火臺),北至北十字縣城。東到石甕谷(寺溝)。西至鐵路療養院西側牡丹溝。宮城(羅城),南至山根,北至南十字,即現在的縣城,東至東窯村,西至遊泳池。1967新華書店在南十字西北角建了壹個業務樓,找到了宮城北墻的墻基,是青石做的。1981春,城建單位在西街丁字路北發現同樣的北墻基。

1982年冬,寺溝村南山坡上,東炫墻出露兩段。根據對文物和文獻的調查和發掘,華清宮的建築布局嚴謹、曲折、規模宏大。唐玄宗為了自己的享樂,建造了這座豪華的宮殿,但曾幾何時,“漁陽蜀谷”卻出乎他的意料之外。華清宮建築唐池逐漸被毀。自宋代乃至明清以來,其原有建築均已消失。緬懷其遺跡,是為了展示我們民族的文化,並以此為借鑒,建立新時代的風景旅遊區,供廣大人民群眾參觀。

到了唐代,華清宮充分利用了有利的地形,使其成為壹座結構嚴謹、富麗堂皇的龐大宮殿建築群。主要寺廟以溫泉為中心,構成華清宮的核心。然後向山下、山腳下鋪開,利用地形特點,鋪設不同類型、不同用途的亭臺樓閣,以及松柏、荔枝園、芙蓉園、梨園、椒園、東園等。,這讓整個華清宮分外妖嬈。

華清宮的建築依山傍水,鱗次櫛比。除了宮城(洛城),還有令人眼花繚亂的城墻。耀眼的墻外,羅列著許多建築。清乾隆《臨潼縣誌》說:“唐靜名絕,廟亭異,園洞之美,近乎非人。”

分宮城:東、中、西。宮殿外,耀眼的城墻之間:西、北、東。耀眼墻外的建築:西、北、東。驪山宮殿建築:西繡嶺和東繡嶺。

擴展數據:

建築廢墟

1956年8月6日,陜西公布第壹批文物保護單位時,華清池(華清宮)被列為省級保護單位,擬保護唐代漢白玉老先生像、北魏溫泉碑和北魏三道士石刻。

華清宮的遺址定義為:從臨潼區(原縣)南的十字到烽火臺,東起寺溝,西至牡丹溝。1996 165438+10月,華清宮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簡稱國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