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燒烤 - 魯西南方言雜談-糞箕子

魯西南方言雜談-糞箕子

糞箕子(讀音?fèn jī zi),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之前,魯西南農村幾乎家家都有的農用工具。它是用荊條、白蠟條等編成,底筐形狀像簸箕,有鼻子梁(成“人”字型)連接背梁(成“?”形狀)組成的提梁。手藝好的人,編得細致密實,不大不小,比例勻稱,背梁與鼻子梁粗細適度合理,不深不淺,背在身上舒適耐用。它主要是用來盛農產品、種地、施肥(盛糞)用的。

那個時候,要種地,先積肥。家裏土雜肥漚不夠,怎麽辦?就有壹些大人,尤其是老頭,壹年四季隨身背著糞箕子、裝著壹把糞鏟子、隨時隨地撿拾人或動物的糞便。我當時年齡小,抗糞箕子撿糞的事沒幹過,但放學、放假後,天天扛著糞箕子去地裏薅草的事好像幹得不少。現在想起來,好像每個人的糞箕子都認主,各人用各自的糞箕子比較順手,換成他人的糞箕子,扛著就不得勁。我就有屬於自己的糞箕子,不借給別人用,就是我姐姐借用也不行。如果薅草薅累了,我就到樹蔭下,把糞箕子放倒,坐在箕子幫上,用鏟挖坑玩......

聽我兒時夥伴講,如今糞箕子仍在用。不是去撿糞,而是當做隨身的挎包用的,如趕集,就可以裝買的蔬菜等零碎東西,隨身扛著。如果走累了,也可以撂倒糞箕子坐幫上,當杌紮子使。還聽說沂蒙山區壹個因柳編而聞名的地方,竟將糞箕子編織成了柳編藝術品,出口到美國等地,能掙美元了。近日,中美高層對話在美國舉行,美方心高氣傲,讓我們吃泡面,還在會議上不遵守外交禮儀,我國外交人員懟得好-中國人不吃這套。我認為,也行,讓他們也嘗嘗扛糞箕子的滋味,讓他們認知到-中國人的幸福是靠奮鬥換來的,壹糞箕子壹糞箕子地勞作積累的。想欺負人,門都沒有,腌臜的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