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塔計劃的活動地區是有壹定經濟基礎但是師資力量相對薄弱的地方,燈塔計劃希望通過分享自己鄉村教育的經驗沈澱,組織有良好背景的義工到該地區義教和進行師資交流,從而使更多的地方受惠。
主要有以廣州為基點輻射到廣東偏遠地區的鄉村,包括現七個常駐義教點:廣東肇慶懷集縣永固鎮永固中學、廣東肇慶懷集縣詩洞鎮詩洞中學、廣東肇慶懷集縣泰來鎮泰來中學、懷集縣橋頭鎮橋頭中學、懷集縣橋頭鎮新興小學、連南瑤族自治區大麥山鎮大麥山中學、廣東肇慶懷集縣冷坑鎮愛蓮小學、廣東從化良口鎮長流村。
往屆義教點包括:廣東省清遠市陽山縣青蓮中學、小江中學、肇慶市懷集縣橋頭鎮和平完全小學、雲浮羅定市蘋塘中學、湖南省永順縣麻岔初級職業中學、石潭鎮白灣中學。
活動地區標準如下:
×選擇有壹定基礎又有空間發展潛力的地區和學校。
×采取下鄉義教的方式(義教=義工教學,不是捐助,不是扶貧)燈塔計劃不對貧困學生或地區進行物質的直接捐助,主要是做教學上的工作。義教的對象主要是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適齡學生。以七、八年級(初壹初二)為主。
×甄選在城市接受良好教育的義工。
×教學內容側重於學生原先難以認識和理解的事物。
×展現豐富的生活,從生活中學習。
×和基礎教育接軌,使教育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