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最早為寶石名稱。
大約5000年前在我國有玫瑰花生長了,據史書記載,中國玫瑰之鄉平陰在漢朝就有栽培,也有2000多年的歷史。玫瑰壹詞最早並不是花名,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中的解釋為“玫,石之美者,瑰,珠圓好者。”意思是玫是玉石中最美的,瑰是珠寶中最美的。
西漢的司馬相如的作品中也有多次出現玫瑰壹詞,例如漢·司馬相如《子虛賦》中“其石則赤玉玫瑰”。所以玫瑰最早是壹種寶石,顏色呈紫紅色。玫瑰作為花名的時間是唐朝,應該是因為玫瑰花和玫瑰寶石顏色相似。
玫瑰在中國古代的別稱:
由於玫瑰莖上銳刺猬集,中國人形象地視之為“豪者”,並以“刺客”稱之。這種對“豪者”的欣賞非常符合玫瑰本性。因其香味芬芳,裊裊不絕,玫瑰還得名“徘徊花”;又因每插新枝而老木易枯,若將新枝它移,則兩者皆茂,故又稱“離娘草”。無論是“刺客”還是“離娘”,玫瑰展現出壹種隱藏於堅韌中的絕代風華,絕非韶華易逝的悲情貴婦之態。
此外,玫瑰在古代又被稱為刺玫花,徘徊花,刺客,穿心玫瑰,筆頭花,赤薔薇花,穿心玫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