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端村這個地方,每逢二月二,龍擡頭的日子,家家戶戶都要做“蠅子”糕。我壹直奇怪,為什麽要把這種甜餅叫做“蠅子”糕。大抵是因為上面有壹層芝麻的緣故吧!
芝麻和蠅子扯在壹起,總有些別扭。因為好吃也就忘了蠅子是什麽勞什子。臘月裏蒸的粘窩窩,總要留幾個到二月二,提前做好功課,把那凍得跟鐵疙瘩似的紅棗粘窩窩碾碎,備用。糯米面開水潑開,想吃深色的糕,加紅糖。對白顏色情有獨鐘,那就放白糖。把芝麻直接摻進面裏。碎了的粘窩窩和糯米面充分的柔和在壹起。搟成餅的形狀,切成菱形塊,放平底鍋烙熟了,這只是其壹,或油炸或烤箱烤。做出來的滋味也不盡相同。
趁熱乎吃,香香軟軟,味道甜膩。紅棗味溢於舌尖。若是放涼了再吃,又是壹番風趣,幾塊糕下肚,嚼的太陽穴生疼。可我就是喜歡這勁兒。
“蠅子”糕,算是我小時候的零食了,家裏烙的多了,時常會帶到學校分給要好的同學吃,同學們總會問起,這麽好吃的東西咋就叫個“蠅子”糕,妳們端村人做的東西太好吃了。聽到這樣的評論往往是很自豪的,身為端村人太幸福了。
人世間,唯有美食不可辜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