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顧茅廬的地點在南陽郡鄧縣隆中,也就是現在的湖北襄陽隆中。
諸葛亮傳明確寫了“諸葛亮字孔明,瑯邪陽都人也。漢司隸校尉諸葛豐後也。父圭,字君貢,漢末為太山都丞。亮早孤,從父玄為袁術所署豫章太守,玄將亮及亮弟均之官。會漢朝更選朱皓代玄。玄素與荊州牧劉表有舊,往依之。玄卒,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
這是在《三國誌》裏記載的壹個經典故事,當時諸葛亮在隆中草屋隱居,劉備不辭辛苦三次請諸葛亮出山,而《隆中對》就是他們相互交流的內容劉備希望諸葛亮能輔佐江山。現常用來比喻真心誠意,壹再邀請、拜訪有專長的賢人。
關於三顧茅廬的地點有兩個備受爭議的地方,分別是南陽和襄陽,事實上劉備請諸葛亮出山的歷史地點是南陽郡的隆中,不過也是現在的襄陽隆中,所以這兩個地方都是對的。
這個故事講述了劉備帶著兩員大將關羽和張飛前往諸葛草廬,前兩次諸葛亮拒絕了劉備的邀請,第三次諸葛亮被劉備的執著和真心實意所打動,認為劉備確實是個好領導,所以諸葛亮才離開茅廬輔佐劉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