蹈矩循規入妙門 (澳門上架行會館,建於道光二十年 )
竹林清修參妙法
林泉樂道禮慈航 (澳門竹林寺,始建於清宣統年間)
第壹副對聯寫出了木藝的職業特點“ 引繩削墨”和“蹈矩循規”,“成材地”“入妙門”則點明了“行會”的重要作用——為行業人才的脫穎而出大開方便之門。
第二副對聯上聯寫的是在竹林寺修道的作用是“參”透“妙法”,下聯則用擬人的手法寫出了“林泉”樂於修道、尊崇道統的情景,突出其對修身養性所起的巨大作用。
上架行會館是澳門最早的工會會所,後來演化為現今的上架木藝工會。位於澳門半島中部之庇山耶街。創辦於清道光初年。現會址正式興建落成於1840年(清道光二十年),1855年(清鹹豐五年)12月27日被壹場火災焚毀,第二年正月27日工友發起集資重修,1858年竣工,即成今日規模。會址由政府批地興建,得免納稅。上架行俗稱三行,原指做木、搭棚及打石,因澳門打石工人不多,故加入油漆壹行,統稱上架行。後因工種越分越細,木匠、油漆、搭棚、鐵匠等分別成立工會,上架行即專為木藝工會。木藝工友按例崇拜魯班為祖師,每年農歷六月十三日魯班誕,上架行會館內必舉行慶祝活動。
竹林寺位於連勝馬路。建於清宣統三年(1911)。初為道觀,名祥雲仙院。後來仙院主持人蔡紫薇無意潛修,遂將仙院讓與內地華林寺來的堅性和尚,仙院便因此被改建成竹林寺。現今寺門外仍留有充滿道教色彩的壁畫。寺內正殿供奉的是藥王菩薩,偏殿供奉的是準提佛,寺內種植綠竹,環境幽雅,又供人安放長生祿位,所以香火鼎盛,甚受信眾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