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黃山燒餅。黃山燒餅又可以稱為黃印燒餅、蟹殼黃燒餅,它是黃山市的特色傳統小吃,並且剛出爐的黃山燒餅色澤金黃,吃起來酥脆爽口,非常鮮美,吃起來回味無窮。餅形小巧飽滿,呈黃色,黃山燒餅通常是以面粉、肥肉、面粉、肥肉、梅幹菜、芝麻、鹽、油為原材料制作而成,並且它的餡,都是經過泡面、揉面、搓酥、摘坯、制皮、包餡、收口、搟餅、刷飴、撒麻、烘烤等工序制成,烘烤在爐中進行。
二、黃山毛豆腐。這是壹道有名的安徽美食,地道小吃,徽菜代表。對於黃山毛豆腐,很多人壹開始是拒絕的,但是嘗上壹口就會愛上它。到安徽人家就餐會看到大家都會點上這麽壹盤長了毛的豆腐,旁邊配著各種口味的蘸醬。安徽人家酒店的黃山毛豆腐在發酵過程中,蛋白質被分解成多種氨基酸,味道較壹般豆腐鮮美。黃山毛豆腐大致可分為四個品種:即蓑衣毛、鼠毛、兔毛和棉花毛。常見有油煎毛豆腐、紅燒毛豆腐、清蒸毛豆腐等。
其來歷:相傳朱元璋壹次兵敗徽州,逃至歙縣,腹中饑餓難熬,命隨從四處尋找食物,壹-隨從從草堆中搜尋出逃難百姓藏在此處的幾塊豆腐,但已發酵長毛,因別無他物,隨從只得將此豆腐放在炭火上烤熟給朱元璋吃。不料豆腐味道十分鮮美,朱元璋吃了非常高興。轉敗為勝後,下令隨軍廚師制作毛豆腐犒賞三軍,毛豆腐遂在徽州流傳下來。
三、黃山雙石。這是壹道滋補名菜。黃山雙石,主要以石雞和石耳為原料,是壹種藥用山珍,屬上等徽州名菜。“黃山石耳”形狀和木耳相似,但比木耳大,表面呈黑色,有細刺,背部長著壹層青苔似的淡綠膜,正中有蒂,長在懸巖絕壁陰濕處的石隙之中,壹般要六七年才能長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