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海濤第壹線來,樓前積雪成堆。
從此潮起,妳壹定要去看二十次陰山。
穿越風雨入樓,壯觀應贊。
雨過潮落時,海是藍的,電閃雷鳴時,紫蛇被選中。
青山破塔,隔岸人喚。
河上秋風晚急,為的是把鐘鼓傳到西興。
誰在樓下燒夜香,玉笙悲涼開頭。
清風有客唱秋扇,拜月無人見晚妝。
沙河燈照山色,歌鼓聲笑語。
以問少年心有無,角巾如彭。
作者簡介
蘇軾(1037 ~ 1101),北宋眉山人。他是著名的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壹。他學識淵博,多才多藝,在書法、繪畫、詩歌、散文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詣。他的書法,與蔡襄、黃庭堅、米芾並稱“宋四家”;擅長畫竹、奇石,畫論、書法理論也有突出見解。他是北宋歐陽修之後的文壇領袖,散文與歐陽修齊名。詩如黃庭堅之名;他的文字氣勢磅礴,風格豪放,壹改婉約之詞。與南宋辛棄疾並稱“蘇辛”,* * *是壹位豪放的詩人。
嘉佑二伍(1057)秀才,任福昌郡主簿,鳳翔府判書簽書官,稱史館。元豐二年(1079),宗申知湖州時,被讒為禦史監。第三年,貶為黃州團練使,在東坡建室,封為東坡居士。後來,這筆錢轉移到了美國。元佑元年(1086),哲宗返回朝鮮,在朝鮮任中國書法家,並獲得翰林學士學位。知道專利。九年被革職,流放徽州、儋州三年(1100)。被召回北方,死於常州。現存《東坡全集》115卷。
給…作註解
望海樓:杭州鳳凰山上的王超大廈。
西陵:西陵,位於杭州市對江蕭山縣,相傳是範蠡駐紮的地方。
導遊?
蘇軾《答孟凡書》:“十天之行,被派往本州島監考,只好在中和堂望海樓閑坐二十多日,漸覺自在。我發了幾首詩作笑顏。”參考的是這組詩,選第壹首。這首詩描繪了錢塘潮的壯觀景象,氣勢磅礴。“海潮前線來,樓前指雪堆”,非常形象地描述了海潮洶湧迅猛的狀態。用“雪”比喻海浪,用“陰山”比喻潮頭,讓人想起作者念奴嬌?《赤壁懷古》中的幾個字,如“飛石過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