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清”運動中以為首的工作組把胡變成了新富農,沒收了他的新房,李桂桂被迫自殺。與胡壹起長大的鄉黨委書記李滿庚,早年為服從組織而與胡決裂,因階級界限不清而被降職。
糧庫主任顧延山也因向胡出售碎米而被免職。?
王秋,壹個小鎮上的流浪漢,被李國祥利用成為運動的骨幹,他在文化大革命期間積極地成為了鄉黨委書記。芙蓉鎮籠罩在恐怖之中。?
胡每天早起掃街,與共事的原右翼地區歌舞團團長秦漸漸相戀,互相照顧。
擴展資料1978,顧華去壹個山區縣面試。此時,全國都在討論“真理標準”,全國城鄉都開始為這十幾二十年來的冤假錯案平反。
縣文化館的壹個音樂幹部和顧華講了他們縣壹個寡婦的不公正的故事。故事本身就很悲劇。前後死了兩個老公,但這個女成員卻充滿了宿命論,把自己的大命、自己的孤獨和老公都歸咎於自己。聽到這裏,顧華也動了腦筋,但他覺得只寫寡婦的委屈,意義不大。
三中全會後,路線政策讓顧華對湘南鄉鎮二三十年來的風雲聚集和民情變異有了新的認識和分析。
1980年7月,顧華開始寫芙蓉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