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象棋共有三十二枚棋子,分為黑白兩組,每組十六枚。每位選手持壹組,手臂相同,分為六種。以下是具體介紹:
1,國王,英文原意“國王”,英文縮寫“K”,棋子數為1。
2.皇後,英文意思是“皇後”,英文簡稱“Q”,有1枚。
3.Rook,英文意思是“戰車”,英文簡稱“R”,有兩塊。
4.Bishop,英文意思是“主教”,英文簡稱“B”,有兩塊。
5.騎士,英文意思“騎士”,英文縮寫“n”,帶2枚。
6.卒,英文意思是“衛士”,英文簡稱“P”,有八枚。
國際象棋的起源:
國際象棋是世界上壹項古老的遊戲。根據現有的史料記載,象棋的發展歷史已有近2000年。關於它的起源有很多不同的說法,比如起源於古印度、中國、阿拉伯國家等等。
綜合來看,關於象棋的起源有兩點:1。國際象棋起源於亞洲,後來傳入歐洲。2.最初的規則是擲骰子來決定誰來下棋。
判斷國際象棋的勝負;
下棋的目的是殺死對手的王。遊戲規則:當壹方的王被對方的棋子攻擊時,他成為王,被取為將軍,攻擊方稱為“將軍”。這時,被攻擊的壹方必須立即“返回”。如果他不能避開將軍,國王將被殺死(將軍除外),而“將軍”將贏得比賽。除了“垂死掙紮”,還有“加時賽判決”和“平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