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河隸屬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
清水河縣,位於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呼和浩特市最南端。東南部以明代長城為界,與山西省右玉縣、平魯區、偏關縣接壤,西部以黃河為界,與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隔河相望,北鄰古勒半幾河與和林格爾縣相連,西北與托克托縣交界,總面積2859平方千米。
清水河縣,因境內有清水河而得名。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在今喇嘛灣鎮緣胡山東南,黃河東岸拐上村東山坡處置楨陵縣。1958年,劃屬烏蘭察布盟。1995年,劃歸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2019年4月18日,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清水河縣退出貧困旗縣序列。
清水河的地理環境:
由於長期受流水的侵蝕和切割,高原面貌被破壞,地表造成千溝萬壑,縱橫交錯,呈現出波狀起伏的低山丘陵地形。縣境內丘陵區占38.4%,土石山區占24.8%,沙地與其他占13.6%,沖積平原占3.2%。構成以低山丘陵為主體,低緩丘陵、兵陵溝壑、土石山和沖擊平原並存的地貌類型。
清水河縣,屬內陸幹旱地區,素有“有河不成系”的說法,其主要河流有黃河、渾河、清水河、古勒半幾河等,總長度108.5公裏。此外還有小溪65條,全縣3公裏以上的大溝約630余條,支溝、毛溝不計其數,且多為季節性泄洪河谷,是黃河中上遊地區水土流失比較嚴重的縣份之壹。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清水河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