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族三月三,又稱“三月三歌節”,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特有的傳統節日。在這個節日裏,壯族人民將舉行壹系列具有民族特色的活動,慶祝春天的到來,祈求豐收與和平。壯族的三月三主要流傳在武鳴區東部的羅波鎮、兩江鎮、鹿窩鎮、碼頭鎮和武鳴區西部的羅旭鎮、馬嶺鎮。
起初,這個節日是壯族青年男女相互表達感情的壹種方式,也是慶祝春耕和祈求豐收的壹項重要活動。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節日逐漸演變成壹個更有文化內涵、參與面更廣的民間節日。
主要活動
1.搶花炮:農歷三月初三,秋收後,廣西壹些少數民族地區的民間協會自發組織搶花炮。搶花炮是壹項競技活動。參賽者需要在規定時間內搶到煙花,跑到終點。廣西武鳴、河池等地的煙花最受歡迎。
繡球:許歌的繡球是女孩們在節前制作的工藝品。球用絲帶連接,墜絲穗和裝飾珠,象征純潔的愛情。歌會上,小夥子會把繡球拋向自己喜歡的姑娘。如果女生對他有意思,他會接住繡球或者用綢帶牽著男生的手壹起唱歌。
3.摸蛋:雞蛋是把煮熟的雞蛋染成各種顏色來傳達感情的東西。3月3日,男生會把自己的雞蛋送給女生,女生也會把自己的雞蛋送給男生,以示彼此的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