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莧菜撈出來後,鹵汁是個好東西,不會輕易倒掉。也是制作臭豆腐的必備原料。先將豆腐切成壹寸見方,壹厘米左右厚的塊狀,浸泡在臭莧菜的鹵汁中,第二天撈出,放入油鍋炸至表皮金黃,放入鍋中,蘸上壹些略帶酸味的調料,趁熱吃壹口。臭的味道符合豆腐的氣味。除了泡豆腐,做菜的時候,把切好的菜梗和去殼的毛豆放入骨灰盒裏泡,發臭。毛豆蒸熟後會作為壹種開胃菜來煮,配上熱乎乎的黃酒和臭烘烘的毛豆,味道不亞於魯迅先生的“鹹亨酒店”賣的茴香豆。孔乙己如果轉世,壹定會後悔吃了茴香豆,研究茴香字的四種寫法。還不如來壹鍋臭毛豆。
在寧波腌制臭冬瓜和臭莧菜是最好的,因為這塊地農民多,每家都有壹些自留地,比如種壹些冬瓜和莧菜,腌制後在地裏幹活時可以作為“下頓飯”。有的腌制水平很高,可以把臭冬瓜腌制到表面發黑而不腐爛。黑的像河泥,聞起來更臭,吃起來更香。現在,這道臭菜也被擺上了那家高檔酒店的餐桌。魚海鮮吃膩了,端上壹鍋回味無窮的臭菜也是壹種享受。當年,著名的香港船王包玉剛先生回寧波老家探親,必點臭冬瓜。也有海外的旅客,回到寧波還不忘再嘗壹次這種臭瓜、臭莧菜、臭豆腐。可見這三種臭山珍海味讓人難以忘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