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的起源與月亮密切相關,月亮是古代天象崇拜的遺跡——敬月習俗。在秋分,這是壹個古老的“月亮節”。向月亮獻祭是中國非常古老的習俗。其實是古代中國壹些地方的先民的壹種祭祀活動。中秋節來源於傳統的“秋分祭月”。
在傳統文化中,月亮和太陽是壹樣的,這兩個交替的天體成為祖先崇拜的對象。中秋節起源於古代人對月亮的祭祀,是中國人祭月習俗的遺留和衍生。中秋節是秋季季節習俗的綜合,其中包含的節日習俗大多有著古老的淵源。
中秋節的故事:
據說中秋節吃月餅始於元代。據說當時中原廣大人民群眾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起來反抗元朝。朱元璋聯合各種抵抗力量,準備起義。但朝廷官兵搜查得非常嚴密,消息傳遞起來非常困難。
軍事家劉伯溫想出壹個計策,命令部下把寫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進餅裏,然後派人分別送給各地起義部隊,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夜響應起義。起義那天,所有的反抗者壹起響應。
不久,徐達攻占元朝,起義成功。消息傳來,朱元璋高興極了,趕緊傳話,說在即將到來的中秋節,全體將士都要與民同樂,並且要把當年開戰時秘密送來的“月餅”作為時令糕點送給大臣們。從那以後,“月餅”的制作變得更加復雜,種類也更多了。此後,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在民間流傳開來。